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役还在继续,感动仍在上演,正是因为有一群坚守在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党员干部,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幸福安康! 今天退休也不退缩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按照仪征市卫健委的要求,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先后安排人员与公安部门以及兄弟医疗单位一起,执行G40高速枣林湾出口和仪征服务区的发热筛查任务,从1月30日开始仪征服务区的筛查工作。 1月31日,在仪征服务区执行筛查任务的是该院十七病区护士长刘惠珍。今年55岁的她,是一名老党员,即将于今年3月份退休,但她坚持报名参加防控一线的值班。 眼看就要光荣结束30多年的护理生涯,护理部副主任刘梅劝刘惠珍这次不要参加了,建议还是让年轻人冲在前面吧。但是刘惠珍说,即使今天退休也不能成为我退缩的理由,我既是护士长,更是党员,在关键时刻,我必须要站出来,为年轻人做好榜样,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筛查工作虽然不是动枪动炮的战役,但工作强度和劳累程度却非常人可以想像。每个班次需要连续工作12小时,每班要筛查体温600--1000人次。刘惠珍需要近距离接触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员,明知有危险,依然勇敢往前冲,而且车辆来往不歇,她往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她只能匆匆忙忙地简单吃一点,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在筛查过程中,有一辆从武汉回来的货车进入服务区。刘惠珍看见后,不但没有害怕避让,而是主动迎上前,为驾乘人员检测体温。 “岗位,就是我的战位”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一名党员,疫情防控,我责无旁贷。岗位,就是我的战位。疫情一天不消失,我也一天不撤退!”仪征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詹仁才掷地有声的说。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役打响后,他多次前往市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指导,“我们的医疗机构是否做好病人救治准备,发热门诊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落实怎么样,医护人员是否有好好的保护自己”……实地检查后,一条条要求的提出和一项项整改建议,都是他付诸全市疫情防控的辛勤汗水和努力。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紧张时刻,他作为卫生监督所唯一一位参与过2003年非典疫情防治,2008汶川地震灾后援建的卫生监督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帮助年轻同志在心理上树立战“疫”必胜的决心,另一方面在行动上他主动扛起防控责任,敢挑重担、以身作则,带领卫生监督员进医院、进超市……明确防控重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詹仁才等广大卫生监督党员干部用恪尽职守、直面风险的姿态,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防疫战线上的“老黄牛” 顾春安,是一位已经54岁的老党员,现任刘集镇卫生院防保组组长。顾组长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同事和预防接种者,一直以来,深受所有人的高度认可。自全市打响疫情抗击战以来,他一如既往兢兢业业,每天忙碌于带领相关乡村医师逐村逐户监测登记湖北返乡等重点人员体温,并耐心细致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号召大家安心在家观察,不必恐慌。在他的专业讲解下,全镇142名重点人群,全部做到了居家观察,日常监测体温,确保了重点人员的防控。期间,他还马不停蹄的定期巡查8个村卫生室,查看各村卫生室预检分诊设立情况,指导各村医积极开展宣传防护工作,做好重点地区的药物消毒工作,积极配合各村开展疫情防控,构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屏障。白天下来,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他没有休息,而是晚上继续在办公室记录全天工作动态,汇总全镇全院信息,及时上报,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很晚很晚。 连轴转式的忙碌、高强度的工作、紧绷的神经,没有压垮他,刘集镇高速出口设立卡口量体温期间,只要听说有战斗一线的同志缺衣少食他立刻送到不论多晚;只要听说有战斗一线的同志忙不过来,无论何时一定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年初二,天空飘着冷雨还刮着寒风,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卡口车流量特别大,在一线的两位同志测量体温忙不过来,他立即赶去帮忙。在院内设立的预检分诊岗位上,你经常还是能看到他的身影......每次面对大家的赞扬时,他总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他用默默的奋斗诠释什么是共产党员,用无私的付出践行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他真是防疫战线上的“老黄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