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9711|回复: 10

[游记] 探访淮南抗战遗迹月塘老街

[复制链接]

655

主题

1861

回帖

15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7982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巫晨

一、探访概况

我喜欢研究仪征古代史,近现代的很少涉猎。2019年下半年,党史办的邓桂安主任和月塘镇副镇长杨林找我,说是准备将月塘老街上原新四军交通站旧房子改造成纪念馆,需要将有关历史整理成文,做展词。我是个老好人,人家看得起,不好意思拒绝,尽管手头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的仪征运河历史文化价值及传承利用》项目还没有结案、《探访仪征》出版稿正在赶写,还是将交通站任务接了下来。

既然答应了,就不能马虎交稿,砸了我的牌子,搜集资料和实地探访都要做。我手头只有魏然回忆录《风雨航程》、仪征市委组织部《组织史资料》等四本资料,远远不够,下单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史》、《刘少奇在皖东》等十多本书。粗看一遍后,带着问题,实地走访月塘老街。

2020年4月7日上午,新冠疫情武汉解封前一天,我驾车带王定(原工商局副局长)、周国斌(原天宁化工厂职工)两位老家在月塘老街的同志,一同前往月塘。月塘乡和谢集乡合并成立了月塘镇,镇政府设在谢集乡政府原址,原来的月塘乡政府变成了“西区办事处”,我驾车没走谢集,从铜山直抵“西区办事处”,镇志办殷廷才(原月塘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黄立志(原文化站站长)、赵邦武(原民政科科长)陪我去隔壁老街。

月塘老街我来过多次,2018年4月12日做月塘谢集历史遗迹探访时也曾来过,当时是针对老街上的“刘百万”来的,想发掘发掘刘百万祖上是做什么官的,因资料太少,没了下文。对抗战史,当时并没有留意。这次专为抗战而来,要走访得详细些,弄清沈捷《抗日民主政府重建月塘集记略》一文中老街的几个标志性建筑和与抗战有关的几处建筑。街南头是真武庙,中间是关帝庙,北头是观音庵。被日寇烧毁的刘毓三楠木厅、李家祠堂等,所以请他们带我先看南头的真武庙和牌坊位置。

老街被兴月路(谢集到月塘的东西向大道)分割成了两部分,兴月路南的老街已经不复存在,建成了大会堂,现在做了商场。真武庙在大会堂南围墙外,当年里面有两人抱不过来的大白果树,后来做了月塘小学,已废弃;真武庙北面约100米大会堂身底下,原来建有刘家的贞节牌坊,现在有些牌坊石构件还在刘家院子里。

回到兴月路北,进入老街主体,街头的十来家门脸儿收拾得挺新潮,开着店。再往北走街面收窄,老街样子出来了。街东有处平房门脸的后面,据说是1940年秋天被鬼子放火烧掉的李家祠堂的前堂位置;街西有个两间门面的平房,王定指认,这就是刘湘茶馆,对过是王定自己的家。刘湘是王定的外祖父,小时候王定听外祖父讲过,刘少奇在茶馆住过一晚。

黄站长也边走边讲,从前询问过刘湘,某日一位长衫长者、一位短装后生,两人要在刘湘家留宿,他家当时只有三个人,夫妻俩带个姑娘(就是王定的母亲刘岐玉,今年89岁),估计他家比较安全,当晚是刘湘和长者同铺,母女俩同铺,后生睡在厨房灶头。天刚亮就走,走的时候给刘湘留了个字条,写在布条上的,内容大概是有事可以找他,名字是胡服。后来刘湘才知道,胡服就是刘少奇,可惜字条已遗失。
我和王定在刘湘茶馆.jpg 【我和王定在刘湘茶馆】

往北走不多远,老街东侧有刘大户老宅,房主刘岐斌介绍,原来由西向东有十进房子,太平天国时烧掉了六进,还剩靠街的四进,1940年9月13日鬼子放火时老房子又烧了不少,尤其是南头的楠木厅,十分可惜。现在住的房子是鬼子走后重建的。院子里看到的老房子虽然没烧,可惜现在也要倒了。
刘家老房子.jpg 【刘家要倒的老房子】

刘岐斌还带我到他家后院,看从原废墟和牌坊等处收集的老石头,有门鼓、雕栏和长条石等,跟我讲述家族的传说,说他家祖上是阮元舅舅,阮元年轻时曾在他家坐过,留下脚窝,大家都说这后生一定不是凡人。我请教他的父祖曾高名讳,得知他曾祖叫刘锡某(最后一字不知道了)、祖父叫刘纯保、父亲叫刘茂芝。我问他刘毓三是他哪一辈祖先?他说不知道。(我是从沈捷前文中知道刘毓三名字的),问他祖上做过什么官?他也答不上来。

我2018年4月12日来月塘老街探访时也到过他家,当时还不知道刘毓三这个名字,大家都说他家祖先叫刘万三、刘百万,跟沈万三差不多。听了他家与阮元有瓜葛,我不忍心告诉他阮元母亲姓林,舅舅不会姓刘的。我猜也许他家是刘文如或刘文淇家亲戚。刘文如是阮元侧室,天长人,月塘离天长非常近的,樊公殿原来就属于天长,解放后才划归仪征的。或者,刘文淇是阮元幕宾,长期为阮元服务的,他父亲叫刘锡瑜,儿子叫刘毓崧,孙子叫刘贵曾,曾孙叫刘师培,但是这跟刘毓三家的字辈排行有些对不上。当然,这只是我的联想,没有依据。要是能看到刘岐斌的家谱就好了。

离开刘家继续沿老街向北走,我注意到老街地势是拱形的,原来由南向北是越走越高,现在到了拱顶,再向前走就是下坡了,他们说,月塘老街像个鲫鱼背,中间高两头低,还说,过去这里是仪征县和江都县的分界,解放后才全属仪征。

路东有两间门脸,黄色马赛克,这里是周家碾坊,陶勇在这里办过公。同行的周国斌说,这里就是他家,我问苏皖支队司令部所在的下营周周业新是你什么人?答曰,是他曾祖辈。编者按:《仪征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介绍,1939年11月底,苏皖支队司令部设在月塘下营周周业新家,周积极为新四军筹粮,同年12月苏皖支队取得月塘保卫战胜利,周业新宰了三头猪,犒劳新四军。1940年4月周业新以非中共党员、开明地主、知识分子身份,担任仪征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四区区长。

再向北走一点就是东西向的庵巷,关帝庙就在街东庵巷里,今已不存。

庵巷北一点点,街西有两间门脸,透过门脸玻璃可见后面有两间朝南的平房,很不起眼,黄站长说,那两间房子就是交通站,房主叫马克己,开的是茶食店。我问他,凭什么说这房子就是交通站呢?他说,吴学谦亲自指认的。编者按:吴学谦是上海地下党学联交通(《风雨航程》第69页),1942年秋冬来月塘负责政治交通工作(《仪征革命斗争史》第69页),任站长(1942.10-1943.2)(李卓君《沟通大江南北的地下交通线》),1991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陪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问扬州,随行的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百忙之中抽空于12日到仪征重访月塘老街,吴学谦走在老街上,在这两间门脸处驻足,说,就是这家。
我们在交通站门口合影.jpg 【我们在交通站门口合影】

再向北走,在老街即将变宽的地方,黄站长指着路东一家说,这一家是老中医张绍棠,家里也住过新四军的。

老街走到尽头了,连上了去移居的大路,穿过大路来到乡自来水厂,黄站长说,这就是观音庵的旧址,又叫大庙,有围墙的,当年鬼子就是被包围在这里,扒开围墙逃跑的。
观音庵原址.jpg 【观音庵原址】

编者按:1939年12月18日,200多日军和600多伪军,从六合和扬州出发,对刚到月塘一个月的苏皖支队发起夹攻,苏皖支队采取西路阻击、东路伏击的战术,在月塘北面的葛岗打埋伏,乘胜追击到大庙将日伪军三面包围,残存日伪军趁天黑扒开东面围墙逃回扬州,打死日军30余人、伪军60余人,打伤100余人。此战打开了局面,1940年4月,在月塘曹集召开了仪征县参议会,成立了仪征县抗日民主政府,周爱民任县长(《仪征文史资料》第十四辑)。顺便说一下曹集民兵这个了不起的英雄群体,路东区委书记刘顺元曾亲自到曹集了解和总结经验,曹集民兵的代表陆毅曾出席路东地区英模大会,受到路东区党委和新四军二师的嘉奖。

走访过老街,回到西区办事处后,殷主任取来地图,我在他们的指点下,找到了若干地点。
大李洼:国民党县政府
下营周:苏皖支队司令部
曹集:仪征县参议会会址
海会寺:仪征县抗日民主政府
大营李:伪警卫三师反正欢迎会会址
月塘抗日遗址位置图.jpg 【月塘抗日遗址位置图】

回家后做地图作业,从真武庙到观音庵,老街南北总长540米。

二、采访李名荣

为了进一步弄清吴学谦来月塘的细节,我与原月塘乡党委书记李名荣联系,约好时间,于2020年4月13日下午,到市政府白果树宿舍区拜访了他。

李名荣是月塘大营李人,1945年生,今年76岁。1989-1993任月塘乡党委书记,1991年10月12日接待过吴学谦。

李书记说,原定的情况总是改变。计划是从六扬公路经泗大线来月塘的,结果走的是扬冶线;原来扬州给安排了几辆小车,结果他要了面包车;原来是请他到乡政府坐坐的,结果走到老街口,吴学谦说上街走走,于是拉着我的手就上了街,负责保卫的奚伯森(公安局长)慌了神,来不及布置警力,幸好我们的老百姓很友好,没有出现蹙蹩脚的。

我问吴学谦是上午还是下午来的?李书记说一大早!吴学谦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我好奇他是失眠吗?还是想到回月塘就激动?不至于呀。李书记说,他当时也好奇,问了,原来是金日成每天早上“早朝”,中方同志不便打扰,八点钟吃早饭,八点之前是个空档。所以吴学谦是清晨约六点半到月塘的,七点半不到就回扬州了,好陪金日成吃早饭。

吴学谦从街南向北走,在交通站前停下,说,这房子还在呀。走到街北时说,大庙没有啦。回头走到交通站时说,在这里照个相!于是我们大家分别上,与他合影。有李名荣合影的这张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仲冠五(仪征市长)、管德本(扬州市副市长、曾任仪征市委书记)、吴学谦(国务院副总理)、朱松林(原仪征人事局长、抗战时在移居任指导员)、李名荣(月塘乡党委书记)、吴士海(月塘乡长)。编者按:仪征市委书记陈宝田也参与了接待,但这张照片上没有他。
吴学谦左三.jpg 【吴学谦(左三)在老街交通站门口留影】

李名荣问他,您当初为什么来仪征月塘了呢?吴学谦说,当初在上海做学生运动城工部部长,因叛徒告密差点被捕,潘汉年派人通知到他,连家都没回直接离开上海到镇江,过江后从十二圩上岸,来到月塘后,以做生意的商人身份落脚。任务是从十二圩接人,晚上三角形走法(不扎堆),在中途吃晚饭,也不扎堆,吃一个走一个,一直送到东旺庙或更远的竹镇,完成任务。有一次接运了30多人的队伍,惊险。在月塘生活了约一年时间,身份只有李代耕和陆天陆毅兄弟知道。李代耕是县委书记,陆天陆毅兄弟是曹集民兵,陆天解放后在福建当师政委,陆毅解放后曾任滁州军分区司令员。

老街上的刘小六子跟李书记说,这个人(吴学谦)我看着脸熟,过去常来我们店买烧饼的(刘小六子从前是烧饼店的学徒)。
我请教李书记,除了吴学谦,还有其他领导解放后回访过月塘吗?比如我听说张劲夫回来过,您还接待的呢。他说,我没有接待过张劲夫,也不记得他来过月塘。

我再请教,有哪些大人物抗战时来过月塘?李书记说,太多啦,我们庄上住十几个呢,董彬就住在我家(大营李)。我请教董彬是谁?答曰解放后做过黑龙江省领导,其妻冯茹,也住我们庄上,后来是黑龙江卫生厅领导。笔者按:经查“董彬同志逝世”讣告,董彬(1923-2005),来安人,1941年9月至1944年12月任仪征县草庙乡政治指导员(草庙今归天长,《仪征文史资料》第十四辑《好一朵茉莉花采自月塘》一文,指其曾任大众剧团三分团指导员,冯茹和何仿都是队员)。1979-1983任哈尔滨革委会副主任、副市长,1988年离休,任哈尔滨市老龄委主任。

汪道涵也住过大营李,还住过谢集三里的曹勇家,曹勇的母亲当时照顾过他,后来汪道涵做上海市市长,谢集乡请曹勇去上海找他帮机床厂搞物资,谢集机床厂当年很风光的。金牛山保卫战,汪道涵调动仪征模范营、大营李民兵赶去参战。模范营的吴侉子,扑上去紧紧抱住鬼子的机枪手,被别的鬼子用刀刺,到死也没放开,为我军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笔者按:金牛山战斗时间是1941年4月17日,此时汪道涵任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后改行政公署)副主任。

董震是汪道涵带来的,任月塘区长(经查,董震1942-1943.2任月塘区副区长),解放后做了南京铁路局领导。董震的警卫员卢业金是移居人,有一次民兵中队长王在江请董震和卢业金在家吃饭,他俩坐在堂屋,王在江去锅上炒菜,听见油呲的声音,迟迟听不见菜下锅,感觉不对,前门已传来急促脚步声,他们赶紧从后门荆棘越过,蹚过河塘,在埂下隐蔽,敌人没有搜到。后来他们把王在江抓到招贤寺,枪毙了这个奸细。

方毅住过魏吉山家的,移居人都知道。魏吉山是魏强的父亲,李名荣在月塘当党委书记时,魏强是月塘卫生院院长。方毅时任皖东津浦路东省委书记、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后改行政公署)主任,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

陶勇和梅嘉生在陈集打仗,晚上在沙集吃饭,夜宿移居。鬼子围了移居,陶勇的警卫员牺牲了一个,陶勇和梅嘉生急中生智,换上鬼子的军服,得以脱险。我问这个故事从哪儿来的?李书记说,听说是江渭清回忆录里的,故事名叫“忆战将陶勇”。笔者按:《忆战将陶勇》确有其文,但不是江渭清写的,是粟裕、叶飞、钟期光、王必成联名发表在1983.9.29《人民日报》上的,文中没有这个故事。

我问李书记听说过刘少奇来月塘的故事吗?他说听李志松说过,当时李志松是移居乡长,有一天刘少奇从八百桥过来,上级让李志松到招贤寺去接,并送到移居魏吉山家住宿,刘少奇发现有人跟踪,赶紧往庄上人多的地方钻,躲到了宋小狗的戏台,宋小狗帮他换了戏服,躲过了追捕。我问咋就晓得这人是刘少奇呢?李书记说,李志松自己说的。

李志松在新四军北撤时跟着大部队走的,他老婆赶到菱塘,死活不让他走,他只好回来了,结果被还乡团抓住,绑在移居街上示众,说明天枪毙他。后来把他放了,从此在家务农。李志松与马义宏交情很好,马义宏是仪征县委书记,1942年7月病逝,葬招贤寺,李志松每年都去祭扫。笔者按:1987年,笔者在仪征市政府办公室当秘书,曾陪同国家计委的李公然(抗战时曾任仪征县政府秘书)一行三人,前往月塘祭扫马义宏墓,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李红兵带路,时马义宏墓已迁往月塘集镇附近。

李书记说,招贤寺原本属于仪征月塘的,1948年魏然带东南支队要发展六合,让王安涛当县长,王说,没有六合地皮,魏然就将金牛山附近七村十八庄划给六合,从此招贤寺属六合了,《好一朵茉莉花》属于谁也打起了官司,六合党史办的同志,曾来找李书记了解过情况。

李书记说,苏皖支队过来之前,高敬亭已经派人来开展工作了,他们以演花鼓戏、免费教认字等形式,在月塘一带查访民情,秘密活动。抗战期间,月塘街道上形势还是很复杂的,共产党并不全公开活动,吴学谦是商人身份,毕竟谢集炮楼里有200多鬼子和一众伪军,常来月塘街上骚扰,老街上留宿并不安全,我党干部借宿是以月塘西北部的大营李、招贤寺、移居集等地为多,那边靠近峨眉山、金牛山,隐蔽起来方便。

三、其他材料

1、我书《阮元仪征事》读者陈刚,向我提供武义新闻网《潜伏:徐汉光的传奇人生》一文,其中有一段细节,介绍武义籍地下党徐汉光(1904-1971),化名刘毅,于1942年11月、1943年3月、4月三次护送潘汉年(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往返上海与淮南。陈刚说,从仪征前往镇江迎接、护送他们进仪征住宿、出仪征城过游击区到达月塘的联系人郭性德,是他的爷爷。

郭性德抗战前在胥浦龙门桥教书,后来在镇江做汪伪政府文书,在那里结识了胡均鹤(时任汪伪特工总部第二处处长)、刘毅(时任汪伪镇江特工站站长)等中共地下党,郭性德在仪征有熟人,能方便进出仪征城门。潘汉年等进城后就住在郭性德家,位于今真州卫生院后面,二层的木楼。送到月塘把人交给包均(笔者按: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包均任月塘区区长)。郭性德坐过日本人的老虎凳落下了残疾,出狱后去南京做了教师,1957年因潘汉年案受牵连回仪征老家,1987年获平反,恢复了南京成贤街小学的退休待遇。《潘汉年》电视剧上有进出仪征这一段。

2、原工商局副局长王定,向我提供《刘少奇同志在仪征月塘跑龙套和落脚》一文,作者赵正兵1972年生、月塘人。该文“据老人回忆”讲述了两个流传在当地的“刘少奇在月塘”传说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当年有位新四军干部躲避日伪军搜捕,逃到月塘北面一个庄上,班主宋小狗正领着洪山戏班子演出,情急之中将干部换了龙套衣服推上台去,骗过了敌人。1962年左右仪征有人去北京开会,休息时刘少奇问你们县洪山戏还唱吗?答曰,还在唱,现在叫扬剧。刘少奇说,那个剧团掩护过我,我还跑过一回龙套呢,给我带个信,向那个老艺人问好。

第二个故事说,1942年刘少奇回延安路过月塘,有一天月塘刘湘茶馆来了五人,要了两间客房,第二天早上5点结清费用就走,某人给老板留了条子,写的是“有事找我,胡服”,解放后才知道胡服就是刘少奇。

作为月塘交通站展馆的撰稿人,笔者很希望刘少奇来过月塘,这么一来交通站展板上就不仅有吴学谦、潘汉年,分量最重的就是刘少奇了。但仅凭这两个故事,证据不足。我喜欢考证,看看基本的时间地点能否对得上。

刘少奇1939年12月到达津浦路西定远藕塘,1940年4月到达路东盱眙半塔集(今属来安),10月中旬离开皖东去盐城,在路东仅6个月时间。如果来过月塘,只能是1940年4月-10月这个时间。

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刘少奇在皖东》,收录了刘少奇在皖东期间与中央及新四军各单位的43份来往电报、18份回忆录和大事记及党政军沿革,没有说到刘少奇来月塘;仪征组织部《组织史资料》、仪征党史办《仪征革命斗争史》、魏然回忆录《风雨航程》,都没有说到刘少奇来月塘。

再来看看两个故事的合理性。《刘少奇在皖东》有一篇王善甫的《刘少奇到盱眙》,其中有“轻装简从、生活朴素”一节,介绍刘少奇的随行人员“除了无线电通讯所需人员,身边只有秘书1人,警卫员2人,饲养员1人,没有警卫连或警卫班”。也就是说,刘少奇身边至少应有6人。笔者分析,作为中原局书记,我党的高级干部,不太可能出现第一个故事中被刘少奇单身一人躲避日伪军搜捕的情况;而第二个故事中“1942年刘少奇回延安路过月塘”,线路明显不对,1942年刘少奇回延安是从苏北经山东这条线走的,不可能路过月塘。

那么刘少奇有没有可能来过月塘呢?笔者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时间是1940年4月半塔保卫战胜利之后,此时东南局领导的江南指挥部下属苏皖支队陶勇部和挺进纵队叶飞部都在皖东,《叶飞生平大事年表》明确记载刘少奇接见了叶飞,地点不详。作为中原局的领导,对东南局赶来增援的部队首长接见一下是理所应当的,苏皖支队的常驻地是月塘西,刘少奇到月塘来看望一下陶勇和叶飞,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只是笔者分析,有待资料证实。

3、原月塘镇政府办主任殷廷才,向我提供镇志办《鲜花调(茉莉花)采自仪征月塘》一文,说他们在编制《月塘镇志》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走访了解到,1942年秋,何仿等人住在月塘湾子李(今魏井村)集中训练了两个多月后,即到根据地各处去演出,某次在月塘大营李演出,何仿与战友去附近金牛山搞宣传、采风,在甘冲、天河听一位“身材瘦长,穿着破棉袄,头戴破毡帽的30多岁的男子”演唱“鲜花调(茉莉花)”并记录下来,这是仪征、六合交界处的民歌,应两家共享。

安徽人民出版社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史》,有“天长三何”一节,介绍何捷明、何仅、何仿三兄弟,1941年5月同入新四军淮南联中,第二年5月都参加了淮南大众剧团的少年工作团,1943年6月拔除谢集据点,何捷明与其他同志合作创作了《谢集大合唱》,其中第一首《谢集怨》是他作词作曲;何仅也是个多面手,能编剧能演奏还能演戏;何仿原名何孝元,1928年2月生,加入淮南大众剧团后,边演出边采风,民歌《茉莉花》是他在六合县金牛山向一位民间艺人学到的。

笔者认为,月塘革命老区就在两县交界处,战争年代不分彼此,1948年东南支队为了发展六合地方革命政权,将月塘的“七村十八庄”划给了六合做根据地,解放后这个地区就属于六合了。金牛山是个明显的地标,说“茉莉花”采自金牛山没错,说这首歌是金牛山民歌、月塘民歌、六合民歌、仪征民歌,甚至南京民歌、扬州民歌、江苏民歌,都不错。
《仪征文史资料》第十四辑载有康业龙《好一朵茉莉花采自月塘》一文,其中有“好一朵茉莉花”的原型“鲜花调”的简谱,在此奉上。
鲜花调简谱.jpg 【鲜花调简谱】

四、基本资料

我的任务是做月塘交通站展馆的展词,头脑里作了个大概构思,展词内容拟分为四个部分:前言概述、新四军战斗序列的演变及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形成、月塘在淮南根据地与敌占区上海南京的地理位置、月塘交通站工作实绩。

(一)淮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建制演变概况

1、党的组织

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判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撤销长江局,设立南方局(周恩来)、中原局(刘少奇)、东南局(项英),1939年1月28日刘少奇(化名胡服)到达河南确山竹沟镇建立中原局机关;3月接中央通知返回延安,9月17日再从延安出发,12月初到达安徽定远藕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主持中原局;1940年4月初中原局移驻半塔集大田郢,黄桥战役胜利后,10月下旬中原局离开皖东经淮宝前往苏北;1941年1月初发生皖南事变,该年4月27日,中央决定东南局与中原局合并,成立华中局,刘少奇为书记,华中局驻盐城;1942年春刘少奇回延安,饶漱石接任书记,1943年1月10日华中局进驻盱眙黄花塘,直至抗战胜利。

1940年1月撤销苏皖省委,成立津浦路西、路东两个省委。路东省委书记张劲夫,后方毅接任。1939年11月,苏皖支队进入仪征,司令部驻月塘,成立了仪征县委,周爱民任书记,属苏北特委领导,1940年春划属津浦路东省委。

1941年4月成立华中局,下辖苏中、盐阜、淮海、皖东北、皖东津浦路东、皖东津浦路西、豫皖苏、鄂豫边、江南9个区党委。仪征县委属路东区党委领导。

1943年2月,淮南根据地撤销党政军委员会和津浦路东、西党委,成立淮南区党委、行署、军区,实行“一元化”领导。淮南区党委谭震林任书记,下设津浦路东、西两个地委,路东地委书记赵启民;与此同时,撤销路东九个县建制,成立盱嘉、天高、来六、东南四个办事处和县委,6月增设甘泉县,仪征大部属东南县(办事处),少部属甘泉县。

1944年9月,撤销四个办事处,成立来安、六合、嘉山、盱眙、天长、高宝、甘泉、冶山、仪扬九个县委,直至抗战胜利。

2、政权组织

1940年4月,皖东津浦路东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在半塔集成立,贺希明任主任;1943年2月成立淮南行署,方毅任主任,下辖津浦路东、西两个专员公署,路东专员汪道涵;区党委和路东路西地委不另设机关,与军区和军分区合署办公。

1940年4月成立仪征抗日民主政府,驻月塘海会寺。

3、军事组织

1937年10月,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率部于1938年进入皖中,配合国军正面战场。1939年5月中旬,叶挺到庐江东汤池成立了江北指挥部,张云逸任指挥,四支队在东进途中发生第七团叛逃事件,追责时高敬亭被错杀(安徽人民出版社《淮南抗日根据地史》第43页)。

四支队整编为四、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四支队津浦路西,司令部驻定远藕塘;五支队路东,司令部驻来安半塔。五支队是由原四支队第八团扩编的,罗炳辉任司令。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派二支队四团团长陶勇、政委卢胜率苏皖支队进入仪征六合天长结合部,司令部驻仪征月塘。

1940年1月,苏皖支队与五支队八团在六合竹镇会师,3月,苏皖支队参加反顽津浦路西定远反击战、路东半塔保卫战,6月下旬去苏中参加郭村保卫战,从此离开仪征。

半塔保卫战期间,江南指挥部曾调叶飞挺进纵队增援,从江都吴家桥出发,渡过运河、跨越天扬公路,在六合马集、竹镇作战。战后,叶飞由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陪同,晋见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叶飞生平大事年表)。

1941年1月6日发生皖南事变,新四军于1月20日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原江北指挥部所属改编为第二师,张云逸副军长兼二师师长,罗炳辉副师长,师部住盱眙黄花塘。二师下辖三个旅,原来的四、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成为第四旅、第五旅和第六旅。

1942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离开阜宁县停翅港,于1943年1月10日进驻盱眙黄花塘,华中局机关同时抵达,二师师部改驻半塔大刘郢。1943年11月发生黄花塘事件,陈毅去延安,张云逸代理军长。

1943年实行“一元化领导”时,二师兼淮南军区,师长罗炳辉兼军区司令员。下辖津浦路东、西两个军分区,分别由五旅、六旅兼任,五旅旅长兼路东军分区司令员为成钧。

(二)月塘的相对位置

月塘被选作交通站,是因为其较好的地理位置。

1、淮南是新四军控制的最稳定的根据地,从1939年中原局组建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6年中,中原局及华中局驻淮南三年九个月,是在路西、苏北、淮南三地中驻扎时间最长的。从1937年10月新四军组建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七年三个月中,皖南、苏北、淮南三个军部驻地,淮南是时间最长的。

2、月塘是淮南根据地与游击区的结合部,是根据地离长江和京沪铁路最近的集镇。地下党往往是从上海、南京坐火车到达镇江、高资、下蜀、龙潭等站,过江到仪征的几个渡口,再走旱路三四十里即可到达。

从上海、苏南经仪征到淮南中心根据地的交通线大体上有三条:一是在镇江渡江,经瓜洲、乌塔沟、新集、龙河、新民集、月塘;二是在江南镇江、高资等地渡江后,在十二圩一带上岸,经新城、龙河、新民集、月塘;三是在江南龙潭、下蜀一带渡江,在大河口(小河口)、沙窝子一带登陆,经枣林岗到月塘。此外,还有经仪征县城、胥浦和六圩、扬州的交通线路。各条线到达月塘后,走樊集、大井赵、东旺庙、汊涧,抵达淮南根据地中心区的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

3、从渡口到月塘的几十里旱路,已经被仪征当地党组织经营得相当安全,从未发生交通人员生命损失。《仪征革命斗争史》记载了一系列战斗,1940年2月奔袭胥浦船田庵据点、1940年7月在奶山打击大刀会、1941年8月10日拔除侯家营据点、1942年7月夜袭十二圩新城打援、1943年6月19日拔除谢集据点、12月23日夜袭东沟、1944年2月8日打下瓜埠镇,这些战斗使我方控制区连片,保证了交通线安全。

月塘交通站在淮南根据地的位置.jpg 【月塘交通站在淮南根据地的位置】

长江渡口与月塘的相对位置.jpg 【长江渡口与月塘的相对位置】

(三)月塘交通站工作情况

1、1940年仪征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就在沿江一带开展地下交通工作,负责转送往来于长江两岸的抗日人员以及文件、物资。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部分皖南新四军和地方党的干部、战士陆续突围到苏南抗日根据地,在苏南党组织的安排下陆续秘密渡江转移到淮南,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区委(路东省委)派唐元田等人到仪征负责接待转移工作。

2、1941年秋,华中局和新四军决定建立系统的交通工作。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主持抽调干部到各根据地(师)主持建立交通站,杨秉超被派到淮南根据地(2师)。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区委决定在其组织部的领导下设交通科(亦即淮南交通总站),根据地各地建直属交通网点。1942年10月到1943年2月,上海地下党学联交通吴学谦来月塘任交通站站长,负责政治交通工作。

3、1941年11月到次年春天,淮南印刷厂去上海陆续招募到40多名印刷工人,购买到四开机、圆盘机、铸字机、字模等设备,经过龙潭、十二圩线路到达根据地,为出版《淮南日报》和印刷《论持久战》等书籍,创造了条件。

4、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占领上海租界。在上海坚持斗争的江苏省委处境艰难,1942年10月起,刘晓、刘长胜、潘汉年及200多名党员干部陆续到达盱眙农村。1943年1月,撤销江苏省委,成立华中局敌后工作部,刘晓、刘长胜先后任部长。

5、1942年8月,由江苏省委组织安排,到淮南根据地办学的有上海之江、大厦等大学的20多名教授、助教,120多名学生,南通农学院部分师生,还有知识界著名人士胡风、韦悫等,他们是经过由仪征帮助建立的瓜洲一带地下交通线及沙窝子交通线,进入根据地的。

6、1943年,潘汉年、刘长胜等负责人,经扬州、古井、月塘到华中局。新四军第6师的负责人江渭清等到华中局开会,新四军2师支援6师的弹药,也都是通过胥浦的交通线北上或南下的。

7、1943年4月22日,抗大九分校的近千名干部、学员,在副校长刘季平、教育长杜屏率领下撤出苏南地区,在下蜀与龙潭之间渡江,从沙窝子江口上岸,经月塘进入淮南根据地。

8、1944年12月27日,新四军第1师第一批南下部队离开苏中地区,分东、西两路渡长江南下,西路由师长粟裕率第3旅第7团及300多名干部,晚上经仪征分批渡江,南下苏浙皖边区。

9、1945年8月13日,伪警卫三师师长钟剑魂在师部驻地钟家祠堂宣布起义,不久,淮南区党委和冶山县在月塘区大营李召开欢迎大会,冶山县委书记、支队政委魏然,支队司令艾明山,区党委城工部副部长陈雨田,华中局情报部部长刘长胜等参加了大会,魏然致欢迎词,刘长胜讲了话,钟剑魂代表3000多名官兵答谢并表了态。

此外,谭震林、陈光等淮南、苏南根据地的党政军负责人,均曾经仪征往来大江南北,不少重要文件,均通过地下交通线传递,许多军需物资,如布匹、弹药、医疗用品等,通过交通线送达华中各根据地。
本文在网上发布后,镇志办赵邦武发来“1929年民国仪征县政概况表”截图,上面有月塘镇四至,显示南至关帝庙,所以他认为月塘老街南面应是关帝庙不是真武庙。我是从沈捷回忆录上看的,沈捷是十二圩人,估计记忆有误,应以民国资料为准。
微信图片_20200416151859.jpg
网友“龙在江湖”发来一段文字:巫主任好!文中提到的叛徒王在江(应该是王载江)是我们月塘镇桃园大队原大房生产队的,现为桃园村新庄组,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的,据说当时有一个黄姓的叛徒被抓后,他老婆不服,说是她家男人是叛徒,你们乡公所还有通谢集鬼子的,后来汇报到上级,董震联想到在王载江家里的遭遇,当时他们家有油坊,到他们家先扒了一簸箕花生吃起来,再等吃饭,就是不见上菜,这时听到狗叫,警卫员看前后门都有人了,就和董震扳了油坊的窗户,据说董震力气大把警卫员从窗户扔出去,窗户外面是水塘(叫长塘),两个人顺着塘坎到了塘下梗翻过坎往大潘殿、凡集方向飞奔而去,听说到了下坎鬼子就开枪了。

王载江是乡民兵大队长,以为和上级关系好,又没有实据,以为不会杀他的,公审大会前他问小兵磨刀干啥,小兵说杀猪,后来往山上带他看路线不对,问带他到哪里去,行刑的说带你上山啃巴根藤,当时就睡倒了,皮靴都蹬掉了,行刑的上去一刀头掉下来就剩一点皮连着,人抬回来他妈用针线缝起来的。(注:本人老爷爷王以昌就是农会干部,在大营李参加公审大会回来说的)。

网友“森彬”发来朋友圈截图,他的朋友“魏建国 加拿大时代会计师事务所”转发了本文,并加了转发序:“这是我老家的一篇抗战历史杂记,文中的老中医张绍棠是我外公,魏吉山是我爷爷,魏强是我父亲。我父亲是我外公的关门弟子。我在老家生活到初中毕业。现在读这篇文章,回忆起老家的样子,阵阵乡愁。值此居家隔离期间,与朋友们共享,祝愿朋友们安康!”
微信图片_20200416151931.jpg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20

回帖

3140

积分

研究生

Rank: 6Rank: 6

金钱
5363
发表于 2020-4-1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移动

我问吴学谦是上午还是下午来的?李书记说一大早!吴学谦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我好奇他是失眠吗?还是想到回月塘就激动?不至于呀。李书记说,他当时也好奇,问了,原来是金日成每天早上“早朝”,中方同志不便打扰,八点钟吃早饭,八点之前是个空档。所以吴学谦是清晨约六点半到月塘的,七点半不到就回扬州了,好陪金日成吃早饭。

吴学谦从街南向北走,在交通站前停下,说,这房子还在呀。走到街北时说,大庙没有啦。回头走到交通站时说,在这里照个相!于是我们大家分别上,与他合影。有李名荣合影的这张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仲冠五(仪征市长)、管德本(扬州市副市长、曾任仪征市委书记)、吴学谦(国务院副总理)、朱松林(原仪征人事局长、抗战时在移居任指导员)、李名荣(月塘乡党委书记)、吴士海(月塘乡长)。编者按:仪征市委书记陈宝田也参与了接待,但这张照片上没有他。

wu

w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531

回帖

3226

积分

研究生

Rank: 6Rank: 6

金钱
4768
发表于 2020-4-21 2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移动
巫老师您好,仪征古井以前有个人叫陈仁刚,也是抗日传奇人物,应该是古井村古井村民小组人,解放后官至安徽省监察厅厅长,你有时间可以去发掘发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1861

回帖

15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7982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枪鱼 发表于 2020-4-21 20:13
巫老师您好,仪征古井以前有个人叫陈仁刚,也是抗日传奇人物,应该是古井村古井村民小组人,解放后官至安徽 ...

谢谢提供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32

回帖

1108

积分

大学生

Rank: 4

金钱
1751
发表于 2020-8-1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电信
从小听家里长辈讲过太爷爷和新四军的故事,太爷爷大名李必金(可见新四军刘燕如回忆录,文中字写错了,写成李必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20

回帖

3140

积分

研究生

Rank: 6Rank: 6

金钱
5363
发表于 2020-8-1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电信

李书记说,招贤寺原本属于仪征月塘的,1948年魏然带东南支队要发展六合,让王安涛当县长,王说,没有六合地皮,魏然就将金牛山附近七村十八庄划给六合,从此招贤寺属六合了,《好一朵茉莉花》属于谁也打起了官司,六合党史办的同志,曾来找李书记了解过情况。

3、原月塘镇政府办主任殷廷才,向我提供镇志办《鲜花调(茉莉花)采自仪征月塘》一文,说他们在编制《月塘镇志》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走访了解到,1942年秋,何仿等人住在月塘湾子李(今魏井村)集中训练了两个多月后,即到根据地各处去演出,某次在月塘大营李演出,何仿与战友去附近金牛山搞宣传、采风,在甘冲、天河听一位“身材瘦长,穿着破棉袄,头戴破毡帽的30多岁的男子”演唱“鲜花调(茉莉花)”并记录下来,这是仪征、六合交界处的民歌,应两家共享



原来金牛湖是仪征的?是魏然把他划给了六合?魏然是改的名字吧,原名是不是魏家奇(音),仪征老一辈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魏家奇绝对是个厉害角色。七八十岁以上的仪征人都他听过他的大名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20

回帖

3140

积分

研究生

Rank: 6Rank: 6

金钱
5363
发表于 2020-8-1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电信
魏然,1918年7月23日出生,江苏省江都县谢集乡三里庄(今属仪征市)人。出生后取名家实,字秋成;五周岁时母亲林氏为其另起名家齐,字治平;参加革命后改名魏然。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魏然12岁到安徽天长县城今第一中心小学读高小,后考入私立扬州中学,初二时即考入高中预备班。1934年春父亲去世后辍学回家。
  1937年12月,魏然联络多名爱国青年组成苏皖边区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勒令解散后参加天长进步青年举办的抗日青年训练班,并担任南乡分会负责人。
  1939年9月,魏然由中共津浦路东工委周利人、陈舜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被派往仪征开展工作,利用合法关系任国民党仪征县政府常备队中队长。
  1939年12月中共仪征县委成立,组织关系即将魏然从天长转到仪征县委。
  1940年4月,魏然任仪征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科长兼司法科科长。
  1940年夏,魏然任四区(仪征西部地区)区长。
  1942年10月,魏然任仪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总队总队长。
  1943年2月,魏然任东南办事处(东南县,仪征县与冶山县合并成立)主任(县长)兼新四军东南支队司令员,并与县委书记祁式潜、支队副司令王义勋组成东南县委。
  1944年2月,魏然进入华中党校参加整风学习。
  1945年2月整风学习结束后,魏然任中共冶山县委书记、县长兼冶山支队政委。
  1945年8月,冶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改为六合县民主政府,魏然任中共六合县委书记、县长兼六合支队政委。
  (二)
  1945年10月,魏然调任中共仪征县委书记兼仪征县总队政委。为建立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
  1946年8月,魏然兼任东南支队副政委。
  1947年4月,魏然任华东军区淮南支队副司令员(司令杨效椿,政委李世农)、中共中央华东局淮南工委委员(书记李世农)。
  1948年4月20日,魏然任中共东南县委书记、东南支队(淮支3营改编)司令员兼政委。
  1948年5月上旬,魏然任淮南路东军分区参谋长。
  1948年5月29日,魏然任江淮军区第1军分区(路东军分区改编)参谋长。
  1949年6月,魏然任皖北滁县军分区(江淮第1、4军分区合并)副政委、党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魏然深入敌后浴血奋战,恢复淮南解放区,参加淮海、渡江战役,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功勋。
  (三)
  1952年5月,魏然任华东农业建设5师政委。
  1952年11月底,该师改称志愿军铁路指挥部11师,魏然仍任师政委。
  1953年1月,魏然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铁道工程11师政委。参加了反登陆紧急备战抢修铁路的斗争。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4年3月,魏然参加了铁道兵第一届党代会。
  1954年6月从朝鲜回国,铁道工程11师编入解放军铁道兵,魏然任铁道兵11师政委。
  1954年9月,魏然率11师赴广西参加兴建黎(塘)湛(江)铁路;1955年5月,赴福建参与赶筑鹰(潭)厦(门)铁路的会战;1956年,负责修建南平至福州的马尾铁路。
  1956年8月,魏然任新组建的铁道兵第1军副政委。
  1956年10月,魏然进入中央军委政治学院学习。学习期间,被任命为铁道兵副参谋长。
  1957年底,魏然就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主持司令部的工作,参与了领导兰新铁路的修建工作。
  1958年,魏然兼任十三陵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现场施工总指挥,指挥15万军民提前建成水库。
  1960年反“右倾”运动中,魏然被铁道兵党委错定为“历史-”,作出“开除党籍,撤销职务,由正军级降至正团级”决定。
  1961年夏,魏然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师第2总场任副总场长。翌年春,担任农1师1团团长。
  “文革”爆发后,魏然遭到“造反派”的批斗。但仍然关注着团里的工作,在工地上搭起帐篷,指挥防渗施工。
  1967年,魏然被关进“牛棚”,直至1972年才宣布“解放”。
  1973年,魏然请假去北京,申请复查自己的历史案件。
  1974年秋,魏然返回新疆,任农6团副团长。
  1975年春,魏然再次到北京-。
  1979年初,魏然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推倒所有诬陷不实之词,撤销处分,恢复党籍,恢复正军职待遇。
  1980年,魏然任浙江省军区顾问,并担任顾问组副组长。
  1983年,魏然离职休养,定居南京。离休后积极参与主持淮南党史征集和编审工作。
  魏然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1995年10月12日,魏然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
  [以上内容由"襄晚弟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97

回帖

8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3Rank: 3

金钱
1029
发表于 2020-10-2 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电信
巫主任,您好。首先感谢您写的文章让我知道了许多往事,其次我提供一个信息:文中所提乡绅周业新的名字有误,应为周业浦!是我奶奶的爷爷!周国斌与我父亲是表弟兄。此名字是向国斌表叔确认过了,是他曾祖父。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奶奶说过家里老街上开店做生意,陶勇中将与家里往来密切并住在她家,人称陶司令。当年月塘老街在鬼子扫荡时被烧了许多房子其中就有奶奶的家。岔一句此门周氏为月塘大姓,祖先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家族堂号“爱莲堂”。我虽不姓周,但仍感到非常荣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1861

回帖

15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798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拂云流水 发表于 2020-10-2 22:32
巫主任,您好。首先感谢您写的文章让我知道了许多往事,其次我提供一个信息:文中所提乡绅周业新的名字有误 ...

谢谢!我的信息是从仪征组织史上来的,周业新1940.4-6月曾任四区区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9

积分

小学生

Rank: 1

金钱
13
发表于 2021-5-2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电信
听爷爷说刘万三的外甥是阮元(阮中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1861

回帖

15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798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趙840779 发表于 2021-5-21 15:04
听爷爷说刘万三的外甥是阮元(阮中堂)

他们找不到家谱,没法提供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5-7 14:21 , Processed in 0.114699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