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928|回复: 0

[动态] 市委书记力荐“新仪征人”必读书目 ——汪向荣新作《心仪之城》

[复制链接]

4795

主题

18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2996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本礼献2021年扬州世园会的仪征地方文化读本《心仪之城》,由广陵书社出版。该书将仪征这座古城的风貌,用细腻温情的文字进行铺陈解读,让仪征成为所有人的“心仪之城”。仪征市委书记孙建年阅读该书后,高度肯定此书为“新仪征人必读书目。

092613nyygjrgyyk1bzz1d.png

这部《心仪之城》分为水土篇、文物篇、人物篇、风物篇、生物篇、园事篇、特别篇等。在“水土篇”中,以“读山”等文字,介绍仪征这座城市的地貌特征,散文的笔调,将一座城市的水土风貌,描绘得格外诗情画意;而墩子、天宁塔、大码头、鼓楼等地标性建筑,也在“文物篇”中一一讲述属于它们的故事;伍子胥、苏东坡、“扫地大师”了缘和尚、盛成等古今人物,或是生于仪征,或是过往于此,都是将姓名铭刻在这座城市的人物;“洲八样”、老鹅、香椿的乡土美味,共同构建起“风物篇”那引人垂涎的篇章;枣林湾的草木,以及芍药等盛世花颜,则是“生物篇”的风情万种;当然,还有记载着世园会的“园事篇”,记录着它的前世今生,以及和仪征的这份缘分。


092617alglcagh6rl6f66z.jpeg

092621q24kqwdrloo6qfha.jpeg

这部《心仪之城》的作者汪向荣,其实并不是仪征人。但是,和一座陌生之城结缘,也许是偶然邂逅,也许是终生托付,如今已是36年的不离不弃。

人生的书写离不开某种伏笔,少时的汪向荣,常被轮船上的汽笛所诱惑,期盼有一天能见到奔流不息的长江。于是,那一年从盐城商业学校毕业时,在去向一栏毫不迟疑写下:沿江城市,如愿来到了仪征。

汪向荣也是在多年之后,才了解仪征有着不可小看的辉煌历史,这里是大运河1000多年的入江口,“有京师,不能无仪真”。江河交汇,承南接北,天南海北的移民来到这里安居立业,悄然接受大江大河的滋养。

汪向荣感叹,他认识仪征是偶然的,以仪征为永久居留地,却是情感归依的必然,所谓“心安之处即为家”,正如也曾在仪征居住多年的忆明珠先生所言:“每览前人讴歌它的名篇佳什,往往为之徘恻低回,不能自已。在这里,我寻到了师与友、恩与爱、开明与通达、谅解与宽容……并享有了它的山色江光、花晨月夕、诗情画意……”一个人能领受一座城市如此丰厚的馈赠,夫复何求?

092621edal554hf029r0ll.png


汪向荣简介

江苏泰兴曲霞人,毕业于盐城商业学校,现居仪征,曾任媒体总编、仪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仪征信息中心主任。现为独立策划人、自由撰稿人。

18岁时,在江苏省作协会刊《雨花》发表处女作《老树》。30余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诗歌报》、《星星》、《雨花》、《上海文学》、《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原创多首歌词和电视片脚本,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诗歌报》重点推介作者,获中国作协《诗刊》征文一等奖,散文多次获省报以上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多件作品入选全国学生课外阅读课本,《江苏文学50年》、《江苏诗歌地理》等读本。纪实作品《别忘了老区》、时政述评《为什么是仪征》、《从水中的“盐”到天上的“云”》引发社会热议和广泛关注。现为扬州诗歌学会名誉会长、扬州音乐文学协会副会长、2021年扬州世园会策划顾问,创建草庐文化基地。

出版专著《石榴之忆》、《仪征,走进你的心灵》、《仪征景观》(合著)、《《最忆是城南》(主编)、《塔与河的交换》、《一方水土》、《乡关两处》、《枣林拾翠》、《心仪之城》等。

092622vstjpjnbb34e4atj.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6-16 06:44 , Processed in 0.07808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