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先锋 暖企惠民”党建品牌
去年以来,市人社局紧扣机关党建任务,聚焦社会民生需求,着力打造“人社先锋 暖企惠民”党建品牌。品牌logo中托举的双手象征着“仪征人社”为人民服务和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人社先锋 暖企惠民”的丰富内涵。围绕党建品牌建设,市人社局制订了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年”“提升年”“完善年”的步骤安排,着重围绕党建工作和人社业务协同推进、双向融合,不断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重温入党誓词
理论学习制度化。市人社局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将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重点,定期开展学习研讨,推动理论入脑入心。全年组织各类集中学习研讨100余次。业务练兵常态化。连续三年举办练兵比武活动,通过全员参与“线上学”、年轻干部“线下考”、种子选手“集中训”、窗口人员“轮岗练”等方式,在全系统掀起学业务、比技能的热潮,不断取得好成绩,塑造了常态练兵、业务娴熟、服务优质的“铁军人社”。2019年,市人社局代表队进入扬州练兵比武前三强;2020年,获全省县市区二等奖;2021年再进一步,喜获全省县市区一等奖,4名选手入围全国赛,3人进入全国50强,获得“全国人社知识通”称号。主题活动多样化。大力开展“我是党课主讲人”演讲比赛、青年干部座谈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精心组织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组队参加全市红歌大赛并获得市级机关一等奖。
“七一”专题党课
党史知识竞赛
服务企业用工。扬州疫情结束后,市人社局迅速组建招工小分队,北上东三省,西进云贵川,行程数万里,助解企业难,先后为各类企业招聘员工1000多人,许多偏远地区,条件十分艰苦,队员每日午餐经常喝冷水、啃泡面。去年11月的一个周五,市人社局接到经济开发区某个重点企业的求助,急需一批操作工,五十五岁的老党员、市就服中心主任李广兵,二话不说,连夜订票,利用周末时间远赴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帮助企业在当地招聘到100多名员工。一场又一场的深山招聘会,既为仪征企业招到了员工,也解决了山区群众的就业难题,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了贡献。落实惠企政策。应对疫情冲击,支持复工复产,市人社局及时打出“减免缓返补”的政策组合拳,发放稳岗补贴2300多万元,惠及企业4300多家、职工近14万人,减免社保费用5.4亿元,帮助140多家小微企业,申请富民创业贷款3亿元。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先后向15600多名企业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200多万元。
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助力疫情防控
招聘省外人员来仪务工
创新服务模式。市人社局大力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持续推动人社领域“减证明、减材料、减环节、压时限”,积极推行“一窗办”“打包办”“网上办”等服务模式,群众等待时间缩短近一半,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5%以上。加强练兵比武成果运用,增设“人社知识通”咨询窗口,选调5名“扬州人社知识通”业务能手挂牌上岗,消除了窗口堵点,畅通了便民通道,成为仪征人社窗口服务的一张崭新名片。兜牢民生底线。连续调整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逐年提高。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累计追讨农民工工资8000多万元。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重度残疾人员免费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列为重点实事项目,为全市1788名重残人员全额代缴了202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共计50多万元,2022年起还将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倾力防控疫情。扬州疫情发生后,市人社局先后组织100多名党员干部、青年职工组成志愿服务队、工作队,战高温、斗酷暑,深入到挂钩社区、环扬边界,开展核酸检测、卡口防控工作,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用实际行动维护了人民健康,践行了初心使命。
“人社知识通”咨询窗口工作人员
暖企惠民无止尽,点滴折射人社情。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凝聚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以品牌促党建,以党风带行风,不断提升广大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党旗在服务企业、惠泽群众的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