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492|回复: 0

[要闻] 我市收听收看扬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

[复制链接]

4819

主题

200

回帖

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35125
 楼主| 发表于 2022-2-4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3日下午,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我市设立分会场,市委书记孙建年收听收看会议并汇报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市领导丁雪海、赵军、黄苏晋、俞蕾、殷仕宝收听收看会议。


092654s6w5gflrg6y53bc3.jpeg


会议指出,春节假期已过半,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来看,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相结合的特征,防控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随着春运返程高峰的即将到来,人员流动加快,疫情传播输入风险也随之加大,防控工作丝毫不能麻痹松懈。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紧盯春运返程、返企返岗、复工复市等重点环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排查管控,做好应急准备,坚决防范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


会议强调,要紧盯返乡人员排查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扛起工作责任,紧盯返乡人员排查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动态掌握相关数据和排查情况,确保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一个不漏,返乡人员排查及时精准、应查尽查、登记在册。要提前做好节后返扬人员排查管控的准备工作。把“功课”做在前面,紧盯节后复工复产的企业、工地等重点部位,明确排查管理范围,压实排查管理责任,完善突发情况处置预案;分级分类规范管理,针对有省外旅居史、疫情省份旅居史、疫情地市旅居史、疫情县区旅居史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返回人员,分别落实不同的健康管控措施。要严格落实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再部署、再落实、再检查,督促各类餐饮、住宿、购物、旅游、娱乐、医院等公共场所严格执行“三查三报告”等防疫措施,同时为老年人等群体设立“无健康码通道”,提高卡口查验通行效率。


会议要求,要认真落实春节返乡人员健康管控问题整改。按照“五个不得”的要求,严格落实各类重点人员排查管控要求,科学精准落实防疫措施,认真做好健康监测和管理,同时注重解决实际困难,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要进一步加强“人物同防”各项措施。严格规范高风险岗位人员赋码、转码流程,做到及时、规范、专业、精准,坚决避免高风险岗位人员擅自外出等情况发生;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和进口货物管理,组织开展好技术指导和岗位业务培训,严格落实源头管控措施以及各类情形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092654gbfstm1ythh0ph5b.jpeg


就贯彻落实扬州会议精神,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孙建年强调,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毫不懈怠。一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各园镇、相关部门要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保持各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严格执行“三级包保”机制,强化担当、靠前指挥,常态进行巡回指导。二要把握关键,进一步落细落实防控措施。要加强重点地区来仪返仪人员排查管控,充分利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要加大疫情预警监测力度,持续做好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严格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措施,突出抓好进口商品、物品采样检测;要严格医疗机构防控措施,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强化院感防控;要严密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强化旅游景点、公共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以及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常态化防控,加大对棋牌室等巡回检查力度,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原则严控各类聚集性活动。三要严肃纪律,进一步抓牢抓实防控督导。要坚持统分结合、条块结合,加密督查频次;各园镇、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督查反馈问题,确保全部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对于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执行不严,导致疫情防控严重后果的,要进行追责问责。

与会市领导对有关工作提出要求。


092657c6mv2j6yqyy5yzxy.jpeg


092657tpu1iki44ypje3v2.jpeg


092702azxk0ifzfqbq3xqs.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5-6 05:18 , Processed in 0.05437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