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461|回复: 0

[宣传] “金牌调解员”王金昌:自掏腰包当和事佬

[复制链接]

4793

主题

186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29233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老一‘出马’,困难事儿‘摆平’!纠缠了三年的工伤矛盾纠纷,在王老3个多小时引导下,聊着聊着双方的“心结”就解开了!”在位于大仪镇的王金昌金牌调解工作室,专门从高邮驱车赶来仪征的企业负责人拿着“新鲜出炉”的人民调解协议书,满眼感激地说道。而站在旁边,一脸慈祥的老人便是王金昌——人称“闲不住”的“金牌调解员”。

2006年,60岁的王金昌又找到了人生第二个发光点。在大仪镇,总会看见精气神十足的王金昌,梳着油光锃亮的头发,蹬着沾满土的黑皮鞋,夹着笔记本和茶杯匆匆走过。“王老,您急急忙忙干啥去?”“老样子,上门调解去!”



半路出家“担道义”

在大仪镇,但凡提起王金昌,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句,“这人,真赞呢”!上世纪80年代,富有商业头脑的王金昌一手创办了大巷塑料厂,趁着时代的“东风”,搭上政策的“快车”,王金昌将塑料厂经营的风生水起,很快便淘到了“第一桶金”。新事物的发展总伴随着旧事物的灭亡,作为仪征产业的“老大哥”——毛绒玩具产业逐步从“台前的风光”走向了“幕后的沉寂”,村里的玩具厂也面临倒闭的风险。热心快肠的王金昌思索许久,决定接手这“烂摊子”。

健全管理机制、改变产品样式、创新宣传模式......几招下来,玩具厂居然在王金昌手中“起死回生”。“乘着企业改制的浪潮,王金昌加速转型,一手创办了扬州飞鸽工艺品厂,企业规模从最初的20名职工,100万产值发展到以“50后”“60后”为主的300名职工,2500万产值。如今,在王金昌的带领下,后山区2万名乡亲们在家门口端起了“金饭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现已成为整个大仪镇就业的真实写照。

产业大局稳了,村民口袋富了,王金昌肩上的重担似乎卸掉了一半。耳顺之年的他决定只留“一支笔”的签字权,安心当起了厂里“甩手掌柜”。“我还能为村里做点啥?”他的心中默默盘算起自己下半生的“职业规划”。“鸡毛蒜皮的民间微案无人解,村里家长里短的事儿难解决”成为横在村里的一道无形“鸿沟”。换个跑道重新出发,“没人干,我干!我愿意做这个‘桥梁’!”

凭借着“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的优势,王金昌化解了乡亲村民的“千千结”。“面对面”上门开良方,“一对一”精准解纠纷,从花甲之年到年逾古稀,从带领村民端上“金饭碗”的下海商人“转型”成为人人口中的“金牌调解员”,王金昌用了整整16年走出了条属于自己的风雨调解路。

090912d3krkor6pdzdmu63.jpeg



为民办事 “讲技巧”

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王金昌早已看尽人间百态,懂得驾驭人心。“很多纠纷,矛盾双方只是为了争那一口气。调解要用‘巧劲儿’,说话要‘接地气’,关键在于沟通。”王金昌一脸骄傲地说着自己的窍门。

2020年,身处外市工作的大仪镇人张某在车间拉运护栏工作时,因货梯出故障摔倒后被诊断为截瘫,长期住在医院进行疗养。每日叠加的高额住院费让企业不堪重负,走投无路的负责人决定“跨市调解”,通过大仪镇政府联系上了王金昌。“拎着水果跑医院,打着电话‘云沟通’”成为了他那段时间的生活常态。“我做东我请客,大家先坐在一张桌上吃顿饭,谈不拢的钱我来贴!”王金昌在这场调解中分饰两角,一方面向双方释法明理,一方面充当沟通桥梁。站在张某这边,王金昌希望企业可以考虑到员工家庭的实际情况;站在企业这边,王金昌希望张某家庭理解企业的发展难处。一番苦心孤诣的劝说下,架在双方之间“失衡”的杠杆也慢慢趋于平衡。“做到与当事人‘共情’,保持稳定的‘中’心,平等维护双方的利益是处理纠纷的核心。”

当问及赔偿款时,王金昌脱口而出:“今年的6月30日和12月30日分别打款35万,明年的9月30日之前打款剩余的45万。”能如此流利顺畅的回答,不仅源于对案件的上心,更得益于王金昌的办事“规矩”。细细翻开桌上的工作日历本,有的模块记录着一长串的数字,有的日期被红笔圈上,有的部分标注着工作安排......日历上留下的笔痕,无声地记录着王金昌和他调解事业的点点滴滴。

“咱镇人口和陈集、刘集差不多,但上访案件,咱大仪数量明显要少得多。”本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很多纠纷案还没出‘家门口’,就被王金昌给“拦截”了下来,而他的调解工作室也成为大仪镇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090913vvcx1vspqi7zej1s.jpeg



用情用力“化风雨”

“为村民办事儿讲究‘一办到底’,再难啃的‘硬骨头’我也要一点点啃下来。”王金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9年,扬州开启“263”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关闭非法混凝土搅拌站便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的第一步。但村里一家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非法混凝土搅拌站却让工作人员犯了难,三番五次上门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泼冷水”,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无奈之下,工作人员请来王金昌“坐诊把脉”。

“不难理解,搅拌站的一百多万投资款是弟兄几个合伙七拼八凑来的,上来就他们提拆除,那群人肯定要拼命的。”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王金昌提着水杯,拿着板凳直接上门去。“不谈案件,先拉家常,问一声好、让一个座、递一杯茶,用生活中的小细节迅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为了办成这事,70多岁王金昌前后跑了20多趟:顶着烈日现场勘探,调研环境污染情况,冒着酷暑前往三方机构,整合鉴定材料。“帮助经营者消化完了机械设备,争取利益最大化。”一番操作下来,王金昌用耐心征服了经营者,“钉子户”终于松了口,“行,你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讲话我们服!”

闪亮的数据,便是他拼尽全力的最好证明:16载春夏秋冬,5000余日日夜夜,王金昌累计调解纠纷10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自掏腰包”近1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与其他调解工作室不同,王金昌的工作室并没有被大红色的锦旗所包围,有的仅是门口一块刻着三十二字人生格言的红色招牌。“我要这锦旗有何用?‘金杯银杯’都不如咱老百姓的口碑来得实在呐!”

090918s7sj5qjl66uhpas6.jpeg


“今天的事情搞不完,我睡不着觉!”长期的调解工作让“陀螺人”王金昌有些吃不消,身患帕金森的他无法长时间站立,手和脚似乎总是不受控制的颤抖。而他却摆了摆手笑着说,“害,不碍事儿,我这从头顶到脚板底都是病,浑身上下都动过刀子,胆囊也被摘了。”“只要精力允许,我还能干下去!”如今,“无胆和事佬”带着药瓶去调解,拖着装有心脏支架的身体到处奔波的画面成为了大仪镇上最亮眼的风景线。

090918zf7675fok7ufoj7a.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5-1 15:52 , Processed in 0.04788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