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18|回复: 2

[叙事] 孙庆飞:谈《大云山》一书2

[复制链接]

663

主题

1862

回帖

150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817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1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大云山》一书2[color=var(--weui-FG-2)]巫晨 [url=]仪征事[/url] [color=var(--weui-FG-2)]2022-10-19 10:56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江苏
[color=rgba(0, 0, 0, 0.5)]收录于合集
#孙庆飞[color=rgba(0, 0, 0, 0.3)]15个

#大云山[color=rgba(0, 0, 0, 0.3)]8个

#庙山[color=rgba(0, 0, 0, 0.3)]1个

#仪征乡镇探古[color=rgba(0, 0, 0, 0.3)]20个


作者:孙庆飞
口口口口最近指出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任复兴路上坚定前行如何落实口口口口这一重要指示?文物工作者一定要勇于担当重任,落实好重要指示,认真实事求是研究历史为开启新征程服务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标,我认真研究了《大云山》一书提出六点意见不足或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西汉江都王刘非的墓不可能在大云山。《大云山》一书的副标题——西汉江都王陵1号墓发掘报告我的认识是江都王的墓不可能藏在盱眙的大云山,一是江都王刘非以广陵郡中心开展政治、经济、对外活动,汉景帝派去的董仲舒为丞相,而董仲书好运营学,在广陵了甘泉宫江都,这也是江都地名由来之一。二是全国目前已知的汉代帝王诸侯王的陵墓中只有景帝的阳陵庙山,汉武帝的茂陵外表是,原因只有一个,都是董仲舒设计的,目前其他外表形状一致的还没有发现,怎么能说盱眙的大云山是西汉江都王陵的一号墓,所谓的专家学者江苏仪征新集镇庙山,是西汉吴王刘濞的墓,那是胡编谁都知道西汉初期吴王刘濞牵头吴楚七国之乱被汉景帝组织武装力量镇压掉,而刘濞逃往镇江的谏壁,点一下身边的人只有几千人,于是吴王刘濞自杀了在谏壁离江很近的地方入江中,难道比司马迁、班固更了解江都王刘非、吴王刘濞的历史?刘邦在地下也不得安宁,难道后人把刘邦的遗言改了?现在扬州北部有高邮天山汉墓甘泉汉墓西部有庙山汉墓,特别是庙山汉墓,规划布局整齐的群,经过用除法定是江都王的陵可能性很大,详情可看考古学报》1992年四期,张集团山西汉木郭墓二、关于淖姬问题。首先要讲《大云山》一书提到淖姬问题,还登了墓中出土有记铭的“淖氏”漆耳杯和“江都国”字样的漆盘,这里是江都王墓等。我正是基于这一点,自费到发掘现场看一下,并且告诉同行的人这不是江都王刘非的墓,其理由很简单:《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中详细记载:“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汝南王。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力,上书愿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吴已破,二岁,徒为江都王,治吴故国,以军功赐天子旌旗。元光五年,匈奴大入汉为贼,非上书愿击匈奴,上不许。非好气力,治宫观,招四方豪杰,骄奢甚。立二十六年卒,子建立为王。七年自杀。淮南、衡山谋反时,建颇闻其谋。自以为国近淮南,恐一日发,为所并,即阴作兵器,而时佩其父所赐将军印,载天子旗以出。易王死未葬,建有所说易王宠美人淖姬,夜使人迎与奸服舍中。及淮南事发,治党与颇及江都王建。建恐,因使人多持金钱,事绝其狱。而又信巫祝,使人祷祠妄言。建又尽与其姊弟奸。事既闻,汉宫卿请捕治建。天子不忍,使大臣即讯王,王服所犯,遂自杀。国除,地入于汉。为广陵郡。”这足以证明淖姬没有为江都王陪葬,再次证明盱眙“大云山”不是江都王刘非的陵墓。
640?wx_fmt=jpeg.jpg
淖姬是江都王刘非所宠爱的姬,对她的赏赐就比较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她逃到其他诸侯王国肯定死路一条,只有盱眙才能保命。此事可以证明“淖姬”没有逃出江都王诸侯国。因为当时盱眙属江都国管辖。最后证明“淖姬”的落脚点是盱眙,所挖掘出未成套带铭文的漆器和铜器,数量也不多,那是盱眙侯收了淖姬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所致。淖姬没有封为王妃,品格也不好所以没有资格为江都王陵墓地赔三、关于“黄肠题凑”。《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p215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奏”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奏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大葆台、河北石家庄、湖南长沙、江苏高邮等地,相聚发现了保存有黄肠题凑的西汉诸侯王王室墓。为研究汉代黄肠题凑的结构以及“题凑”之制的演变和有关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根据《吕氏春秋·节丧》和《史记·滑稽列传》,墓葬中的“题凑”结构,至迟在战国时已经出现。但迄今对战国墓中题凑的形制和用材均缺乏了解。据已有的汉代考古材料可知:“题凑”在结构上的基本特点,一是层层平铺、叠垒,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头皆内向”,即题凑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条木)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更是由这种特定的构筑方式衍生出来的。“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料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黄肠题凑皆发现了竖穴木椁墓中,但题凑木的长、宽尺寸及叠垒层数并不一致。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木构题凑,1978年发现于石家庄小沿村西汉初年的墓中。西汉早期的长沙象鼻嘴1号墓和陡壁山曹(女旁一个巽)墓(见长沙汉墓),是目前可以确认的黄肠题凑的早期例证。这两座墓的黄肠题凑形制清楚,用材、尺寸、堆垒方法均比较明确。西汉中期的大葆台汉墓1号墓,用15000多根柏木椽叠垒成的宏大题凑,高达3米,直抵墓室顶部,其内设有回廊及前、后室,结构上更具独立性,可视为黄肠题凑的成熟形态。西汉晚期的高邮天山1号墓的黄肠题凑,形制复杂,保存完整。题凑木彼此用榫卯嵌合,同时又全部嵌置在一个框架结构中,形成一个与墓室连为一体的牢固整体。构筑方法与题凑的原型与颇不同,成为西汉中、晚期黄肠题凑了一个新类型。迄今尚未发现东汉时期黄肠题凑的实例。公元1世纪末的河北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在砖室墓的四周和顶部用特制的石块构筑“题凑”。其后,石材题凑亦不复见。可见,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随着大型多室砖墓的盛行已趋于消弭。】我们可以和大云山的书对照一下,指的黄肠题奏考古学卷对不上号,怎么说?大云山第一卷P30-31,第三卷彩版二十四二十五分析得出:第一卷p30-31,有人为臆造成分,即使这样也对不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所讲的黄肠题凑”的标准,以一条线压下来,即使垒木造,横向收缩到什么地方去了?而第三卷中P24-25彩版充满了木板和木料之外,看不出黄肠题凑”的结构,没有纪年、题记、标志,这是什么结?只有一个,大云山西汉江都王刘非1陵墓不是黄肠题结构。四、玉衣。《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p628专门对“玉衣”做了介绍。【玉衣: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又称“玉匣”、“玉柙”。完整的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相似,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5大部分。头部有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玉衣由许多玉片组成,玉片之间用纤细的金丝、银丝或铜丝加以编缀。以玉衣作为殓服,可能是想达到尸骨不朽的目的。1946年9月,在河北邯郸的一座汉墓中首次发现玉衣的玉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曾多次发现玉衣,但都不完整,未能了解其形制。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的墓中,第一次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刘胜的玉衣全长1.88米,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片制出宽阔的胸部和鼓起的腹部,后片的下端做成人体臀部的形状,左右裤筒也按人腿的形状作出,鞋作方头平底高腰状,全套玉衣由2498片玉片组成,编缀玉片的金丝共重1100克左右(参照彩图插页第44页)。此外,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南,广东,北京等省、市的许多汉墓中,也曾出土完整的玉衣和玉衣上的玉片。玉衣与春秋战国时期死者脸部覆盖的“缀玉面罩”和身上穿用的“缀玉衣服”有着渊源关系。玉衣的形制和编缀方法,显然受到当时铁质甲胄的影响。形制完备的玉衣,出现在西汉中期或稍早,皇帝和王候等贵族以玉衣作为殓服应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盛行的。根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至东汉时期,玉衣已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3个等级,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曹魏黄初三年(222),魏文帝(曹丕)吸取了汉代诸陵由于殓以“金缕玉衣”被盗掘的教训,废除了使用玉衣的制度。在考古工作中也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对照一下所谓江都王刘非1号陵墓玉片,大部分出于内棺外部,而且玉一面没有磨光,人体结构更无,请问死者怎么穿?江都王刘非同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是同时期的诸侯王,差别怎么这大?说明这不是金缕玉衣,只能是棺或是玉棺葬。不是江都王刘非的陵墓,徐州楚王山汉墓被盗严重,楚王只有衣片,但它包含了人体解剖结构,一部分已是金缕玉衣,而盱眙没有出,也回复不了,所以他不是金缕玉衣五、出土铜器和乐器分析。《大云山》一第一册出土的铜纽钟纹饰(P95-98底纹细密,主文突出,为螭纹,十字形柿叶纹,虬纹,时代春秋时代吴国之器)。p100-102錞于,与镇江吴国余昧墓相一致,但其铭文比较复杂,是鸟虫篆文,流行于春秋时吴越之间所以很难辨认,虽然P103-104登此字的图片和摹本,我仍辨认,从纹饰看,是春秋时代的物件,作为大云山》一书编者未介绍此字,是怕《大云山》一书不是江都王刘非1号陵墓,还是根本不认识这样的字,作为《大云山》一书的编者,是不负责行为,因为是发掘报告,必须解释清楚,居然做任何介绍,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用不是同时代东西入葬,刘建在位是不同意的。P110-112都是连弧纹日光镜,在西汉时代的文物分期上,属于西汉中期略偏早,这种字镜在西汉中期才出现,与西汉早期江都王刘非的生活年代对不上号。又一次证明大云山不是江都王刘非的1陵墓。《大云山》这本书所登的“半两”是吴王刘濞、江都王刘非铸造,而汉武帝刘彻在元狩五年即公元前118年铸“五铢”废“半两”时,江都国仍在使用“半两”,所以大云山出土“半两”钱不足为怪。六、出土陶瓷器分析出土的所谓瓷器,应该统称为原始瓷,如p55的没有外敞的高圈足,腹伸长不是半圆形,是西汉中期器,p56的碗是一莲瓣很重要,一般认为佛教在西汉晚期传到中国,实证告诉你,佛教在西汉中期已传入,碗花纹说明了这一点,那么佛教是如何传入的,是丝绸之路还是海丝绸之路传入?对于这一点的文化反应要深入研究才对p501(《大云山》第二册釉陶鼎其蹄足鼎比较短,腹部盖的顶部是焦叶纹半环形捉手,基本上和西汉中期的器物同类型的铜鼎也是这样没有“瓿”的器物组合,是西汉中的特点。出土的这些器物都与西汉江都王生活时代不对,再次证明这不是西汉初期江都王的1号陵墓。第一p307所封泥片,首先要纠正错字 640?wx_fmt=png.jpg 读“食、饮”都是错误的,应读“饲”,这个字在秦朝云梦睡虎地竹简、汉朝竹简及铭文砖中经常出现,这是常用字,不该读错。“ 640?wx_fmt=png.jpg 此人就是陈觸,他是江都国的低级官吏,负责厨房管理,相当于现在的事务长,陈觸这个人是和淖姬同逃到盱眙,所以说定盱眙大云山是江都王1号陵墓,那是错误的,要全面观察问题,不能仅凭封泥印下结论。大云山没有黄肠题凑和金缕出土。文物大部分是以西汉中期略微偏早,有的略偏迟,定大云山为西汉中期已是不错的读《大云山一书,对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出土的器物分期上会搞乱,必须全面细致观察问题,多学习对所挖墓葬、遗址有科学的结论江都王刘非去世于公元前128年,刘建自杀于公元121年,均属于西汉早期。我在2010年10月22日自费去过大云山发掘现场,认真地看了器物的组合情况,现场发掘的情形,我告诉同去的人:这不是江都王1号陵墓,应该是盱眙侯墓,答案可查找中华书局的《汉书》“刘非”条目。以上我只是指出《大云山》一书存在问题的一部分,其它事以后再谈。像《大云山》这一套书,共4册,没有回答为什么是西汉江都王1号陵墓的结论,就不能称为发掘报告,我们研究历史要严肃认真,贯彻口口口口“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的指示,不可以篡改历史,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能正确的写好历史,搞好科学研究,教育群众、教育下一代,以科学精神开启新征程,这是一名文物工作者应负的责任。
孙庆飞著(版权所有,不准抄袭)
2022年10月16日

640?wx_fmt=jpe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60

回帖

9092

威望

博士

Rank: 8Rank: 8

金钱
18049
发表于 2022-10-22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 电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主题

1万

回帖

6万

威望

博士

人生留白,诗歌情怀。

Rank: 8Rank: 8

金钱
95965
QQ
发表于 2022-10-22 0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 联通
阔以阔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1-23 10:47 , Processed in 0.1215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