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华|《红楼梦》人物语言选读(第16回) 1、“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 【解读】 这是林黛玉对贾宝玉说的话。“它”指鹡鸰香念珠。 鹡鸰香念珠,原是皇上赏赐给北静王水溶的。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时,水溶将它送给贾宝玉,权为贺敬之礼。鹡鸰,也作“脊令”,一种水鸟。《诗经·小雅·常棣》用“脊令”比喻兄弟之情。 林黛玉护送父亲灵柩葬入祖坟,刚从苏州回来。贾宝玉为了安慰她,就把鹡鸰香念珠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却掷而不取。 对于黛玉的做法,读者见仁见智。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表现黛玉蔑视权贵和封建礼法。即使念珠是皇上亲赐,她也不稀罕。她甚至认为,皇上、北静王都是“臭男人”。二是暗示林黛玉与北静王的姻缘。此说由脂砚斋的批语“略一点黛玉情性,赶忙收住,正留为后文地步”意会而来。 第一种说法不值一驳。关于念珠的来历,宝玉没有告诉黛玉,黛玉根本不知道它原是谁的饰物,骂皇上和北静王的话也就无从谈起。其实“臭男人”就是随口一说,并不确指是谁。 第二种说法无从查证。脂砚斋批语中的“留为后文地步”,具体指什么情节?我们不得而知。《红楼梦》是未完之作,只能存疑。 笔者认为,林黛玉这样说有三点原因。一是她的父亲刚刚去世,她的心情很不好,这时候无论宝玉送她什么礼物,都很难让她开心起来。二是她知道鹡鸰香念珠是男人佩带之物。清高脱俗的她,自然不屑于接受这种沾染上别的男人气息的东西。三是黛玉不是物质女孩,她只要宝玉的一颗心。这正是她的痴情之处。 2、“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注释】 (1)国舅:指皇帝的母舅或妻舅。(2)风尘:比喻旅途劳顿。(3)小的:仆人对主人的自称之词。(4)头起:第一批。(5)报马:这里代指报告消息的人。(6)大驾:对他人的敬称。(7)掸尘:洗尘,接风。(8)赐光:赏光。(9)谬领:姑且错爱领情。 【解读】 这是凤姐对贾琏说的话。“国舅老爷”指贾琏。 不久之前,贾府大小姐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在凤姐看来,身为贤德妃堂兄的贾琏,自然就是“国舅老爷”了。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贾琏刚一回来,凤姐一反平常粗俗放肆的说话风格,来了一段文绉绉的欢迎词,其中有奉承,有戏谑,有俏皮,甚至有一点撒娇与调情的成分。语言亦庄亦谐,充盈着夫妻之间特有的甜蜜与温馨。 其实,在与丈夫分开的这段时间,凤姐惘然若失,“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有时夜交三鼓还未成眠,还在屈指计算着丈夫的归程。后来,贾琏派昭儿回来报信。凤姐细问一路平安信息,连夜打点大毛衣服,亲自检点包裹,再细细追想所需何物,又吩咐昭儿好生伺候等等,整整忙了一夜。由此可见,凤姐对丈夫充满了依赖、记挂和爱恋之情。 如果不是“浪荡子”贾琏总是“吃着碗里望着锅里”,多次背叛凤姐,他们或许会成为一对情投意合、柔情缱绻的神仙眷侣。 3、“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况且又没经历过大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得我连觉也睡不着了。……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 【注释】 (1)口角:嘴巴。(2)给个棒槌认作针:形容人老实憨厚,把别人随口说的话,当成真的。比喻没有见识或心计。棒槌:捶打用的木棒。针:谐“真”。(3)脸软:比喻重情面。(4)不自在:不高兴。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贾琏说的话。“太太”指王夫人。 贾琏不在家的这段时间,王熙凤确实很辛苦。她每天要在两府之间来回奔波,常常是“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又跟到宁府;既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忙得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得清净。贾琏回来后,凤姐免不了要在丈夫面前撒娇一番。向来以霸道“女汉子”形象示人的凤姐,忽然变成了温情脉脉的小女人。 她先用“浅”“笨”“软”“小”“直率”“慈悲”“不敢”等一组词语来贬抑自己,故作谦虚,示弱卖乖,显得可怜兮兮,为的就是能得到丈夫的安慰和爱怜。 她接着倾吐苦水,诉说自己理家的辛苦和不易。“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得我连觉也睡不着了”。这番话亦真亦假,表现了凤姐对王夫人的忌惮,暗示她们姑侄之间也有矛盾。王夫人退居幕后,也有五六年时间了,但是并没有完全放手。每遇大事、疑难之事,凤姐还要请示汇报。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放高利贷、弄权铁槛寺之类事情,不仅瞒着王夫人,也瞒着丈夫贾琏。 在贾府,凤姐忌惮的还不止王夫人,还有贾母,还有邢夫人,还有李纨和迎、探、惜三位姑娘,还有客居在贾府的黛玉、宝钗和湘云,等等。 俗话说,管家三年,猫狗都嫌。何况凤姐管家已经五六年了。权力给她带来了金钱和满足,也让她受尽了辛苦和褒贬。所以,她向王夫人递交辞呈,“苦辞了几回”,也不是不可能的。 4、“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她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她们就指桑骂槐地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况且我年纪轻,头等不压众,怨不得不放我在眼里。” 【注释】 (1)好缠:容易应付。(2)打趣:取笑,开玩笑。(3)指桑骂槐:比喻拐弯抹角地骂人。(4)坐山观虎斗:坐视别人争斗,等待时机从中渔利。(5)借剑杀人:比喻借他人之手去害人。(6)引风吹火:招风助长火势。比喻从中煽动使事态扩大。(7)站干岸儿:站在干岸上,不会弄湿身子。比喻袖手旁观,幸灾乐祸。(8)推倒油瓶儿不扶:比喻见急不救,存心看笑话。(9)全挂子的武艺:比喻各种各样的本领和功夫。全挂子:全部,全副。(10)头等:第一等,这里是最的意思。(11)不压众:没有威望,不能使人敬服。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贾琏说的话。“这些管家奶奶们”指:赖大(荣国府的总管家)家的、林之孝(荣国府管家,负责银库账房)家的、周瑞(荣国府管家,负责收租)家的和吴新登(荣国府管家,库房总管)家的。 这些管家奶奶,多在贾府服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年龄大,资格老,有后台,也有手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和利益集团。她们遇事或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或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或煽风点火,落井下石;或隔岸观火,作壁上观。总之,哪一个奴才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番指斥恶奴欺主的话,一连引用了五个俗语,很像相声里的贯口,一气呵成,一贯到底。虽然有点夸张,却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贾府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 5、“那府里忽然蓉儿媳妇死了,珍大哥又再三再四地在太太跟前跪着讨情,只要请我帮他几日;我是再四推辞,太太断不依,只得从命。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至今珍大哥哥还抱怨后悔呢。” 【注释】 (1)再三再四:指反复多次。(2)讨情:求情。(3)马仰人翻:即“人仰马翻”,形容混乱或忙乱得不可收拾的样子。(4)体统:规矩。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贾琏说的话,说的是协理宁国府的事情。 事情原本经过是这样的:贾珍来见邢、王二夫人,想请凤姐帮忙料理秦可卿葬礼。王夫人开始没有答应,她担心凤姐料理不清,惹人耻笑。无奈凤姐喜欢揽事,好表现自己,反过来劝说王夫人,王夫人只好依允。协理期间,虽然事情千头万绪,但是凤姐筹画得十分整肃,赢得合府上下一致称赞。凤姐自己也是居功至伟,很是得意。 然而在贾琏面前,凤姐或添油加醋,或无中生有,或正话反说,说了一通与事实不符的话。她这样做,表面上是自谦自省,实际上是在故意卖萌,显摆自己,变相地表达邀功之意、得意之情。 6、“嗳!往苏、杭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些世面了,还是这样眼馋肚饱的。你要爱她,不值什么,我去拿平儿换了她来如何?” 【注释】 (1)苏杭:苏州和杭州的合称。(2)世面:指形形色色的社会情况。(3)眼馋肚饱:眼睛馋,见好的就想吃,而肚子已饱。形容贪得无厌。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贾琏说的话。“她”指香菱。 夫妻小别,凤姐还沉浸在喜悦之中。贾琏却当着妻子的面,赞美香菱“年轻”,模样“齐整”,长得“标致”;还说香菱“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小妾、姨太太),开了脸(又称绞脸。旧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仪式,绞去脸上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表示已婚)”,真是“玷辱了她”。贾琏瞧不起薛蟠,称呼薛蟠为“薛大傻子”,羡慕嫉妒恨薛大傻子的艳遇。 贾琏好色,凤姐平时看管得很紧。现在竟敢当着自己的面,垂涎香菱的姿色,这让凤姐忍无可忍,她当即就戗了回去。 “往苏、杭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些世面了,还是这样眼馋肚饱的。”明清以来,苏、杭一带是花柳繁华之地。贾琏去苏州这段时间,凤姐鞭长莫及,没有办法约束他,一直担心他会勾引“浑账女人”。这里的“见些世面”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贾琏眼界大开,经历过很多事情;实际上是讥讽他或曾徜徉于烟花柳巷,纵情于红灯绿酒之中。脂砚斋批注:“这‘世面’二字,单指女色也。” 凤姐和平儿,堪称是贾琏的娇妻美妾。所以凤姐才说:“你要爱她,不值什么,我去拿平儿换了她来如何?”用如此“奇谈”(脂砚斋语),故意将了贾琏一军,让他不要再贪得无厌,“眼馋肚饱”。 7、“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她不上呢,故此摆酒请客地费事,明堂正道地与他作了妾。过了没半月,也看得马棚风一般了。” 【注释】 (1)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2)打饥荒:争吵。(3)末则:末事,小事。(4)跟不上:比不上。(5)明堂正道:堂堂皇皇,光明正大。(6)马棚风:比喻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贾琏说的话,补出一段薛蟠“纳宠”(脂砚斋语)的文字。 这段文字有三层意思:第一,为了得到香菱,薛蟠死缠烂打,一直和薛姨妈闹个不停;第二,薛姨妈很喜欢香菱,也希望薛蟠从此能收收心,所以特地“摆酒请客”,“明堂正道”地举办了纳妾仪式;第三,过了没半月,薛蟠就厌倦了香菱。 对薛蟠和香菱,凤姐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她称呼薛蟠为“薛老大”,说他“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一点与贾琏非常相似。 在凤姐眼里,香菱不仅模样长得好,而且性格温柔安静,很有“主子姑娘”的风范。只是可惜,香菱作了薛蟠的小妾,一颗好白菜就这样让猪拱了。 得到香菱后,薛蟠很快就厌倦了,“过了没半月,也看得马棚风一般了。”暗示香菱的悲剧还远没有结束。 8、“奶奶的那利钱银子,迟不送来,早不送来,这会子二爷在家,她且送这个来了。……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见奶奶有了这个梯已,他还不放心的花了呢。所以我赶着接了过来。……撒谎说香菱来了。” 【注释】 (1)利钱:利息。(2)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形容十分贪婪,为了钱不怕冒险。(3)梯已:也作“体己”,指私房钱。 【解读】 这是平儿回答王熙凤的问话。“奶奶”指王熙凤,“二爷”指贾琏,“她”指旺儿嫂子。 这段话有四层意思:一是旺儿嫂子来送利钱银子;二是王熙凤瞒着贾琏放高利贷,将利钱据为“梯已”;三是贾琏是个见钱眼开、挥金如土的主儿;四是为了不引起贾琏怀疑,平儿撒谎说是香菱来了。 平儿不容易,她生存在“凤辣子”和“浪荡子”的夹缝中,不止一次在男女主人之间周旋,平衡着双方关系,维护着各自脸面。 至于平儿情急之下,拿香菱作了挡箭牌,本身并无恶意。可能因为二人都是小妾身份,同病相怜,平时多有交往而已。 从写作角度看,这种方法叫“横云断山法”。即作者为了阻止凤姐继续“撒狗粮”秀恩爱,而有意插入一段香菱的故事,以避免行文的呆板,追求叙事的曲折变化。 9、“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可是现放着奶哥哥,哪一个不比人强?你疼顾照看他们,谁敢说个‘不’字儿?没的白便宜了外人。——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是看着‘内人’一样呢。” 【注释】 (1)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比喻把好处白白送给外人。(2)奶哥哥:称乳母的儿子。(3)外人: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这里指外面的女人。(4)内人:旧时泛指妻妾。 【解读】 这是王熙凤对贾琏说的话。“奶哥哥”指赵嬷嬷的两个儿子赵天梁、赵天栋。 赵嬷嬷是贾琏的乳母,她托贾琏“照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安排一份差事给他们。贾琏虽然答应得痛快,却一拖再拖,一直没有落实。 凤姐听了后,说了这番话。不仅帮着贾琏向赵嬷嬷作了承诺,解了丈夫的围;而且顺带偶刺一下,嘲讽丈夫平日喜欢沾花惹草,与外面的女人勾勾搭搭,把“外人”当“内人”,拿着家里的钱,养着外面的女人。这或是凤姐背着贾琏,私存“梯己”的重要原因。 面对凤姐的冷嘲热讽,做贼心虚的贾琏,只能讪笑着否认。 而凤姐对待赵嬷嬷还真是不错。不仅当着众人,一口一个妈妈亲热地叫着;而且还拿出惠泉酒、火腿炖肘子来招待。答应赵嬷嬷的事情,立刻就兑现,让两个奶哥哥跟着贾蓉、贾蔷,去姑苏采办物品。 10、“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像淌海水似的!” 【注释】 (1)海舫:航海的大船。(2)海塘:沿海而筑的防潮堤坝。(3)接驾:指迎接天子。 【解读】 这是赵嬷嬷对贾琏、王熙凤说的话,由元妃省亲引出三十年前贾府接驾的往事。 那次接驾,虽然“银子都花得像淌海水似的”,但是对贾府似乎并无太大影响。而这次元妃省亲不同,贾府已经今非昔比,只有“旧日的空架子”(王熙凤语),建造省亲别院,花费多达几十万两银子(一说“上百万两”)。如此铺张奢华,几乎花尽了家底,为日后贾府衰败埋下伏笔。 从写作角度看,庚辰本有一段详批:“一段赵妪讨情闲文,却引出通部脉络。……细思大观园一事,若从如何奉旨起造,又如何分派众人,从头细细直写将来,几千样细事,如何能顺笔一气写清?又将落于死板拮据之乡,放只用琏凤夫妻二人一问一答,上用赵妪讨情作引,下文蓉蔷来说事作收,余者随笔顺笔略一点染,则耀然洞彻矣。此是避难法。”简而言之,建造大观园这件事千头万绪,很难实写;故借赵嬷嬷回忆“接驾”往事来衬托,巧妙灵活地以虚写出之。 11、“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注释】 (1)势派:气派。(2)堆山塞海:比喻很多。(3)罪过可惜:意即这样的奢侈浪费的行为实在是罪过、可惜。(4)顾不得:不能顾及。这里是不足以形容的意思。 【解读】 这是赵嬷嬷对贾琏、王熙凤说的话。寥寥数语,写尽了江南甄家的荣耀。 对这段文字,脂批本中穿插着多处批语,如“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点正题正文”“极力一写,非夸也”等。这些批语显然意有所指。 我们不禁联想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他因为和康熙皇帝的特殊关系,曾在康熙南巡时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每次接驾都极尽“势派”,也极尽铺张奢华。这些接驾的费用,多是挪用织造府帑银和两淮盐课税银。巨大的经济亏空,为后来曹家被雍正皇帝抄家埋下了伏笔。 小说中甄家的遭遇,或许就是影射曹家的遭遇。 12、“放屁!俗语说得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 【注释】 (1)俗语: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2)天下官管天下事:意同谚语“天下官管天下民”。(3)一般:相同。(4)阴阳:阴间和人间。 【解读】 这是都判训斥众小鬼的话。前一个“他”指贾宝玉,后一个“他”指秦钟。 “都判”即都判官,是迷信传说中的阴间官吏名。他带着众小鬼来索拿秦钟魂魄,表面上铁面无私,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无论秦钟怎么求告,都不肯通融一时半刻。 然而当宝玉来了之后,都判官就像变色龙一样,立马换成了趋炎附势的嘴脸,还整出一通自欺欺人的大道理来,说什么“‘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 有权有势,不仅可以管人,还可以管鬼。作者借以“调侃世情”(脂砚斋语),增强鞭笞丑恶的艺术感染力。 13、“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注释】 (1)自误:因自己做错事而害了自己。(2)显达:指位尊而有声望。 【解读】 这是秦钟对贾宝玉说的话,是他临终前的遗言。 秦钟所说的“自误”,实际上是指为情所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件事上。 第一,秦钟去贾府学堂读书,是因为与宝玉“一见钟情”,所谓“恋风流情友入家塾”是也。进入学堂后,二人关系更加“亲厚”,引得同窗人议论纷纷。 第二,秦钟还和宝玉一起,与学堂中外号叫“香怜”“玉爱”的两个男生眉来眼去,勾勾搭搭。“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这件事成为了众顽童大闹学堂的导火索。 第三,在给姐姐秦可卿送葬途中,秦钟见到村庄的二丫头,还有心情与宝玉开玩笑:“此卿大有意趣。” 第四,秦可卿停灵铁槛寺,尸骨未寒,秦钟全然不顾伦理人情,当天晚上就与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偷情寻欢。 秦钟,谐音“情种”。他的短暂一生,似乎就是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他不仅害了自己,而且还害了他的姐姐和父亲。 为情所误的不仅有秦钟,还有“情不情”(脂砚斋语)的贾宝玉。他用痴情去体贴身边女孩,包括有情的、无情的、多情的、寡情的。然而,“人到情多情转薄”(纳兰性德语),正是宝玉的痴情,最终伤害了这些女孩。如林黛玉为他泪尽而亡,薛宝钗为他独守闺房,金钏为他投井而死,袭人被他始乱终弃等。 秦钟虽死,却在临死之前回归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这句话既表达了秦钟的“悔迟之恨”(脂砚斋语),也是对宝玉及世人的劝诫和忠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