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讨论] 舆县位于新城镇北蜀冈上

[复制链接]

13

主题

20

回帖

502

威望

高中生

Rank: 3Rank: 3

金钱
976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 电信
  关于舆县在仪征的什么位置,有观点认为是在仪征西边的仪征化纤一带,其依据是1982年8月,在胥浦佐安大队姜村生产队,考古发掘出一座汉平帝元始五年的夫妇合葬木椁墓,墓主人名为朱凌。在这座墓中,出土了一册包含16枚《先令券书》竹简(遗嘱)。
  其内容大意为:“元始五年九月壬辰朔辛丑昃,高都里朱夌庐居新安里,病的很重即将辞世,所以请县、乡三老,都乡有秩佐 ,里师谭等,写下这份遗嘱。” 这里“辛丑昃”的“昃”是什么字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解读为舆县的“舆”字。首先抛开“昃”是不是“舆”不谈,客观事实是《先令券书》并未说朱凌葬于何处,那么又何来依据《先令券书》就确认“霸王城”一带就是舆县呢?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引仪征志云:“(舆县)在广陵江都之间” 在不清楚汉广陵县与汉江都县具体位置的情况下,如何来确定舆县呢?这里运用代入法即可解决问题。现在已知:舆县在广陵江都之间;又据《隆庆仪真县志》以及《道光重修仪征志》可知:“武帝元狩六年,立子胥为广陵王,地属广陵国,统县四,一曰广陵,二曰江都,白沙得广陵江都之地,白沙始见此。”  因此得出结论,舆县位于白沙。据仪征博物馆官网: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仪征市博物馆配合仪征市汽车工业园区安置小区项目建设,在工地范围内发现并清理古井13座。古井均为汉代古井,井内出土大量汉代筒瓦、板瓦及井栏、汲水用品。而更早之前的2002年,在安置小区西侧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同样发现十数口汉井。二者相加有近三十口汉井。朴席镇曾被誉为“三湾九井十八巷” ,由此可见,在汉代现今汽车工业园安置小区一带的建置规模已经超过镇。同时,烟袋山等高等级西汉墓葬的存在,也说明舆侯国在此一片区域。
  这样推断出的舆县准确么?我们可以通过唐代诗人温庭筠《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一诗来验证。其诗云:“昔年曾识范安成,松竹风姿鹤性情。西掖曙河横漏响, 北山秋月照江声。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 千顷水流通故墅,至今留得谢公名。” 诗中提到“西掖”、“曙河”、“北山”、“舆县”,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有宫阙,有舆浦、有北山、有舆县。“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说的是东晋廷尉桓彝,从广陵乘船回建业,遇到江上大风,就在舆浦中避风。因在船上待的久了闲得无聊就派人上岸问是这是什么地方,手下上岸后看到一个像衙门的房子就进去询问,得知是舆县,回来禀报后,桓彝亲自去造访。他与当时的舆县县令徐宁相聊甚欢,留住了好几天,桓彝很欣赏徐宁的才干,因此与他结交。回到建业后,谓庾亮曰:“吾为卿得一佳吏部郎。”徐宁随后升迁至吏部郎、左将军、江州刺史。北山即现今新城镇宋家营所在的蜀冈,名字沿用至今。也就是说舆县在靠近现今宋家营的地方,而宋家营西南虎山南麓即是“唐白沙窑群”。唐诗证明了舆县就在白沙。
另外将刘禹锡的《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与温庭筠的《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会发现什么呢?扬州的南塘指的就是扬子县的南塘,它就在北山附近。也就是说,扬子县就在这一带。唐人印证了笔者前一篇所说,唐扬子县在仪征古城北部的正确性。

  历史事实能经得起任何推敲,而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注定只是臆想。如果舆县真在胥浦的话,汉江都县又在哪里呢?最后希望仪征相关部门能够保护好卧虎闸西侧的真州子城遗址,这不比命名一个路、保留一个古称更重要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8-4 21:03 , Processed in 0.27605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