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道 发表于 2019-7-8 21:54

仪征,我要对你说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主题,更新迭代、破旧立新是城市建设宗旨和方向。大城市做更大做更强,小城市也要标新立异。然而,时代无论如何发展。一切以人们的幸福感为中心思想。
仪征是一个有历史血脉的小城,地理资源得天独厚,人文风貌悠长隽永。不断的地震夯实了地貌,平衡了地质生态。几番变迁、沉浮,铸就了韵中有慧、钟灵毓秀的小城风貌。城市建设就是创造美。政府利用石桥河、仪扬河、护城河的天然优势,倾力打造了翡翠链工程。
人一旦忙碌,会忽略太多身边的事物,包括机会,还有烦恼。学校放假了,能够腾出空来把注意力从学生身上转移到别的地方,比如环境。城市这两年旧城改造,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市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我家的旁边是石桥河,也是翡翠链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夕阳下,晨曦中来来回回,我憧憬着未来那个美轮美奂的河景世界。城市是大家的,城市建设需要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去倾诉;需要一双双具有审美意趣的眼睛,去发现;一双双具有前瞻性的眼睛,去欣赏。带着期许、呵护、陪伴,像父母之于孩子,老师之于学生,社会之于责任,家园之于我们。
啰嗦的这么多,面对眼前的建设,身居楼宇,一目了然,尽收眼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市民,看着轰轰烈烈的马蹄声声起,不追皆枉然。给一些自己浅薄的、不周全的建议,尽心尽责,无愧于心把。
城市发展方向应该完成三大建设:一、温暖、和谐、幸福,培心建设。二、小桥、流水、人家,环境建设。三、精致、智慧、文化,素养建设。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教育,城市建设主旨是文化。城市的建设的挑战最原始的就是资源的挑战,它本质就是把不合理的资源使用变得合理。我们目前正在建设改造这个城市。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有功能。传统与创新相辅,结合自身环境和条件,城市小有小的优势和发挥灵活性,做精、做细、做出韵味和意趣。不要照搬求利,深闭固拒,要虚怀若谷、集思广益,这点政府想到也做到了,河边工程已经进行一段时间,基础建设框架基本完成,翡翠链项目已渐露雏形。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建设与审美一样,千篇一律就流俗了,枯燥乏味鸡肋,灵魂一旦出轨,精神也就分离,记得初期的东城水岸河段有桥的,目前来看,好像没有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灵魂工程离不开这些文化铺垫的,在每日行人如织的城市中心河道植入文化元素,沿河两岸氤氲文化的气息。比如河上建古朴典雅的木桥,河两岸矗立仪征历史名人雕塑,种植一些有鲜明特色的树种,比如樱花树、银杏树、。。。。法古今完人,发展与审美相得映彰、殊途同归。就像生存意识与生活意识在自然生态中的并驾齐驱的。
借着世园会的东风,只希翼于在政府在改造城市面貌的同时渗入文化基础建设,利用现有资源,现行设施植入文化元素,氤氲文化气息,把仪征打造成一个集智慧、精致、人文、为一体的世界级文化小城,文化获得是书本,也不仅仅于书本。还有天地精神的教化,环境生态的培植,天地日月的养分熏陶。改造的不仅环境,还有心性,文化是主题,所有材料都赋予文化的色彩,极简不不浮夸,特色不庸俗,更需要参与建设者们的精心、匠心培植体现。
在护城河两岸加上防护栏就能保护民众,就像在窗户上加上防盗窗一样,仪征这么多年稳定,遇洪不淹、遇震不灾,都是天然地理优势,人杰地灵,真正的保护不是铜墙铁壁,而是心灵的培护。在生活设施上根植文化气息,氤氲文化意识才是对城市最好的保护。河流是有形的力量,文化则是无形的素养。极简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不是画面感多少,而是愈看愈有,且百看不厌,文化的隽永根生在每一位走过的市民身上,带回家,根植家庭每一个成员心中。流淌的河水把文化的种子灌输进每个市民心田,盛开文化的果实,形成城市文化精神风貌。
文化氤氲一个人,氤氲一座城。仪征盐都不虚此名,盐百味之首,失了盐味,百味尽失,一切索然无味。以文化为轴心,借世园会之势,正是仪征凤凰磐涅,浴火重生之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崛起仪征,打造世界级小城,我们与您同行!

yz00yz 发表于 2019-7-9 09:41

说的太好了,为你点赞!

乐精灵 发表于 2019-7-9 10:52

说的太好了,为你点赞!

不上路子 发表于 2019-7-9 11:06

不做领导 可惜了

无道 发表于 2019-7-12 20:51

领导们眼里没有风景,只有人民:P

飞翔的胖子001 发表于 2019-7-15 09:44

这文采直接做文联主席

小白龙王 发表于 2019-7-15 11:08

:):):)

qinghe 发表于 2019-7-15 16:37

空话连篇洗洗睡吧

long龙 发表于 2019-7-15 17:03

仪征凉凉了,火车站停止营业,高铁站不设点,地铁轻轨遥望中,过江大桥停工,化工污染持续中。。。

huyinfei 发表于 2019-7-15 18:28

大仪征要想发展起来,关键要有大的公司进驻,然后带来人流量, 没人就没活力,修个毛线的大桥和轻轨

无道 发表于 2019-7-15 21:11

中国最会骂人的人,曾经有多少人认为他说的是空话大话,后来骂出了新中国,骂出了新时代,继而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鲁迅骂中国人是猪,后来王朔也骂,为什么?因为没有处事信仰和做事原则,猪有吃的哼哧哼哧只顾吃食,没吃的就嗷嗷乱叫呼天抢地,没有大局观还爱摇尾巴。基础建设不好,怎么引来下金蛋的凤凰,难道本地的和尚不挑水,要外来的和尚来撞钟?

无道 发表于 2019-7-28 05:15

此文最初作为建议稿发在建议栏,可能有其考虑和安排,版主搬移到讨论版,也罢。翡翠链东城水岸段的进度由于气温的不断高企,进度慢了下来,每天来来回回,看到了也听到了一些,建设单位层层叠叠的转包机制,可能背离政府最初的规划,建设发展一座城市,不仅经济根本,知识引擎,更需要文化的血液流淌贯穿整个城市。在河流两岸增加文化元素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作为临河的居民、城市的一员,深知,城市的发展是百姓的福祉,城市兴则家兴,城市衰则家贫。

淡泊以明志 发表于 2019-8-9 13:00

仪征就像一位高智商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应该上985/211这类的大学,可现状一般般呀

无道 发表于 2019-8-18 09:29

可以固化行为,不要僵化思维,鲤鱼尚且跳龙门,寒门不乏出贵子,现状如何?基本面又如何?

无道 发表于 2019-8-18 10:24

政府在行动,决策正施行,每天从楼上看到下面的施工场景,心里渐渐有一些疑虑,我一个不懂施工的人就常规性的发现做一些自己不成熟的认识:行动力欠缺,进度上可以用一日曝十日寒来形容;程序上颠三倒四;施工上不规范、不专业;施工人员配比上良莠不齐、鱼虾混杂;以利益为核心,可能失去了品质、高规格。形成旧瓶装新酒抑或皇帝的新装态势,最终绑架市民的审美和价值观,不伦不类:L!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仪征,我要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