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362|回复: 1

伤寒论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76

主题

2

回帖

221

威望

中学生

Rank: 2

金钱
880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中国–江苏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伤寒论学习心得
姚大鹏

读《伤寒论》就不得
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
张仲景先生身居高位
却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本
不遗余力 上下努力求
从而留下了名著《伤寒论》

而《伤寒论》的伟大之处
不仅是他的几百个经方
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
开创理 法 方 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 中医不再是
师徒相传的唯一经验传承

《伤寒论》成就是一门
拥有理论依据的学科指南
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
都有理可寻 有法可依
由此观之 张仲景先生
被称为中医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经多次阅读《伤寒论》后
我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
并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
除深刻细读《伤寒论》
必须要有中医思维框架
更要结合日常见闻多多思考

书中为何如此阐释
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 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
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
不能以自己的意念
为主导去排斥它 怀疑它

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就难以找到发现的疑点
疑问是一种领悟与堤高
也是一种更高层次发展
更是自身医学造诣的升华
如此 方能领略蕴藏的智慧

1. 如何学好《伤寒论》
弄懂原作 求其本意
再旁参诸家 多读多背
书读超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
研究学术思想 探索精微大义

关健在原文上下功夫
你说 历代注家很多
且观点不一 如何选择
所以没基础 不可随意涉猎
个人认为 那样只会令
所学知识杂乱无章 无所适从

2. 条文前后照应 无字寻意
《伤寒论》所立条文
意在突出辨证论治的规律
条文之间 有密切的联系
应前后联系参照对比学习
方易深入领会体悟掌握

如遇言外之意条文
就需要从有字领会无字
于无字处看到其中精要
不可下也言外之意
不可先下下之为逆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3.  先掌握主要症候
学伤寒 不背是不行的
怎么办 我的想法
就是先背主要的
一.六经病的提纲证
二.方证,即各方剂征候

掌握这些症候
就能把握住基本内容
六经提纲+113方证
及其治疗法则都掌握了
也就掌握了张仲景先生
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

慢慢的再熟背
有论无方的条文
理解背诵 整个伤寒论
就基本掌握了
值得注意的就是
一定要注意学以致用

4. 边学习边临证
加深理解 帮助记忆
不断在临床中应用
修正自己的辨证方法
先辨六经 后辨方证
方正相应 疗效快捷

病人的笑容和赞许
会让你兴奋不已
这是难以体会的
无效的案例 重新思考
重新翻书印证学习
反复体悟 印象更加深刻
u=1620188777,302422159&fm=15&gp=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697

回帖

5304

威望

博士

Rank: 8Rank: 8

金钱
6409
发表于 2019-8-17 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南京 联通
想学中医,得先真懂中国历朝时期的古文,古常识。否则,医意不明,古识不知,连重量单位也搞不清,给你方子了,你药敢开的出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5-7 09:33 , Processed in 0.03460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