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星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号白沙,又号近泉,宋代真州人,是杰出的医学家,研究和活用《伤寒论》大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曾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集贤院学士,人称许学士。 许叔微出生在一个国破家亡的时代,少年时期就失去父母,成为孤儿。他在《普济本事方》自序中记载:“予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因为儿时的遭遇,拯救众多像父母一样的病人成为他最初学医的动力。自此他“笃志经史,尤邃于医”。 在宋代,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统治者发展文官统治,重视文士的培养和选拔。大量培养文士的结果,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加之宋代对医学的重视,形成了“儒医”阶层。在士大夫阶层中,习医、谈医、行医蔚然成风,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与儒事相通,许叔微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从文士走上了从医之路,并成为宋代“医儒合一”的代表人物。 在读书应试的同时,许叔微坚持治病救人。北宋大观二年,许叔微29岁,寓徽州,游学歙邑,用白附子散治愈头痛患者。政和二年,许叔微33岁,参加京试未中,给蔡京诊病,只开了一剂药,服后第二天痊愈,蔡京“大喜,欲官之”。但许叔微并没有接受,毅然辞别。自此,人们对其更加敬重,其医名更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叔微继续潜心研究医术,殚精方技,诊务日渐繁忙,真州方圆数百里的患者都来求治,许叔微无问贵贱,不收报酬,全力救治。 许叔微的一生中经历了权奸误国、异族入侵等动乱时期,在他看来:“医之道大矣。可以养生,可以全身,可以尽年,可以利天下与来世。”在这苦难的时期,他把这种悲痛化为了拯救众生的志愿。《类证普济本事方》提要中记载:“凡有病者,诊后与药,不取其直。晚岁取平生已试之方,并记其事实,以为本事方。”许叔微这种不计报酬、不取分文的崇高医德,充分体现了一代名医精诚治学,济世救人的风骨。 绍兴二年(1132),许叔微53岁,考中进士,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许叔微入仕。在朝为官的十余年里,正好是南宋抗金运动蓬勃发展,却无奈被秦桧之流给镇压下去的岁月。南宋偏安偷生的种种丑行,爱国军民的反抗斗争,这一切,身处朝廷之中的许叔微看得一清二楚,他的那颗报国之心,被昏君和奸臣的卑鄙彻底地击碎了。绍兴十三年,许叔微64岁,他终于辞官归隐,迁居无锡太湖北岸,筑梅梁小隐,潜心医学。 信念如初、心如磐石才能不为利欲所动,不受外物所扰。医学专业是一门高深且需要终身学习的学问,术有专攻、精益求精不仅应该成为一种学习、工作的态度,更应该成为一种人生态度以及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许叔微在行医生涯中,注重实践,精益求精。他论病见解独到,引经据典,师古而不泥于古,遇到无参照的病症,就自制新方,先验之于自己,然后再施之于人。这种亲试药验的行为,彰显了医者仁心仁术的大爱。许叔微为抗金名将韩世忠诊病配方时,韩世忠十分钦佩许叔微的高明医术,曾亲题“名医进士”的匾额相赠。由于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老百姓称他为“神医”。 为弘扬和普及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培植后学,在梅梁小隐里面给老百姓诊病的同时,许叔微开始整理自己的著作。先后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传世,其中《类证普济本事方》被收录在清朝《四库全书》中。另著《活法》《辨类》《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可惜现已失传,无从稽考。许叔微认为,钻研医道,比图名利、赚千金还重要。特别是经历过拯危救逆,治疗很多将死之人后,许叔微更觉得医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赚钱,而在于救人命。他著书立学,把古代好的和自己毕生经验都收罗进书里,在让后人学习时,多了很多便捷,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中医知识。他想着:只要能多培养一个好医生,就可以多免除一些疾苦;只要多有一个精于辨证论治的医生,就会少很多失治误治的病人。 医者德为先。许叔微用一生践行“医道”,他用每一个医案、每一个方药、每一处心得体会,诠释着“仁和精诚”之医者初心。
|